烟石寒流细,沾裳白露多。
疏林生晓籁,片月偃秋河。
肃肃征人语,劳劳牧子歌。
因思岩穴者,高日卧松萝。
【注释】:
- 黎岭晓行:黎岭即黎阳山,在今河北邢台市南郊。范东生(约公元806年前后-约852年),字子华,唐代诗人,祖籍洛阳(今属河南)。
- 烟石:指烟雾缭绕的石头。寒流:指冷冽的水。
- 沾裳白露多:指秋露沾湿衣裳。
- 疏林:稀疏的树林。籁(lài):风声,这里泛指风声。
- 偃秋河:月亮像秋天的河一样沉没下去。
- 肃肃:形容军容整齐,纪律严明的样子。征人:出征之人,这里指范东生。
- 劳劳:勤劳的样子。牧子:放牧的人。
- 岩穴者:隐居山林的人。高:指居高临下,俯视群峰。卧松萝:隐士常以松萝为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早晨黎阳山上的景色和声音,以及作者对范东生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思念之情。
首句“烟石寒流细,沾裳白露多”描绘了清晨黎阳山上的景象,烟雾笼罩着石头,冷冽的水流细如丝线,秋露沾湿了衣裳。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清晨的黎阳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第二句“疏林生晓籁,片月偃秋河”继续描绘了清晨黎阳山上的声音和景色。疏林间传来鸟儿的歌声,一片小小的月亮静静地躺在秋河上,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鸟儿的欢快和月亮的美丽。这两句诗通过声音和景色的结合,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句“肃肃征人语,劳劳牧子歌”转入对范东生的回忆。清晨的黎阳山上,士兵们整齐的队伍,农民们忙碌的身影,这一切都让人想起了范东生。这两句诗通过对范东生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范东生的深深怀念之情。
第四句“因思岩穴者,高日卧松萝”则转向了范东生的生活。他隐居在深山之中,常常在松萝之间休息,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两句诗通过对范东生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对范东生深深的思念之情。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人带来无尽的思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