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有客夜乘舟,渺渺金波接素秋。
白月随人相上下,青天在水与沉浮。
遥怜谢客沧洲趣,更爱苏仙赤壁游。
坐倚篷窗吟到晓,不知身尚在南州。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诗句原文:
滇池有客夜乘舟,渺渺金波接素秋。
白月随人相上下,青天在水与沉浮。
遥怜谢客沧洲趣,更爱苏仙赤壁游。
坐倚篷窗吟到晓,不知身尚在南州。译文:
在滇池边有个旅客夜晚乘坐小舟,水面上波光粼粼如同金子般耀眼。
明亮的月光随着人的移动而上下浮动,天空中的青天倒映在湖面和水底。
我非常喜爱谢灵运那种远离尘世的宁静,也喜欢苏轼在赤壁游览时的那种豪放。
我坐在船头靠向船蓬的窗户边吟诵直到天明,但不知道自己是否还在昆明这个城市。注释:
- 滇池:云南省的著名湖泊之一。
- 有客:指船上的旅客。
- 夜乘舟:夜晚乘船出行。
- 渺渺金波:形容滇池水面波光闪烁如金色的波纹。
- 素秋:秋天的景色。
- 白月:明亮的月光。
- 相上下:随着人的移动而上下浮动。
- 青天:天空的颜色,青色。
- 沧洲:指深山或湖泊。
- 苏仙:指苏轼。
- 赤壁:指长江边的赤壁山,是诗人游览的地方。
- 坐倚篷窗:坐在船蓬边的窗户旁。
- 吟到晓:一直吟诵到了天亮。
- 南州:昆明的古称,即今天的昆明市。
-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滇池夜晚风景和感受的诗作。诗中描述了一位旅客在滇池边乘舟游玩的情景,以及他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渺渺金波”和“白月随人相上下”等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滇池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远离城市喧嚣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滇池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大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