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昨夜纷跳荡,天风吹梦直上九天上。
银浦流云压锦衾,露脚斜飞湿罗幌。
是时月姨捣药临丹炉,霓裳曲奏皆仙徒。
泰阶欲升若无力,玉童两两争相扶。
须臾丰隆阿香左右总来到,驾风鞭霆飞过蓬莱岛。
不老时吞玉液霜,长生饱食金光草。
周旋遍历寰宇中,九垓十极随飞翀。
安期羡门几同笑,木公金母常相从。
手阅阴符与金纂,往来玉房与琼馆。
或遇滕六巽二扇威不知寒,或到旸谷扶桑行行不知暖。
觉来飞落洞庭壖,犹呼我是云中仙。
潇湘极浦知何处,云雨荒台空惘然。
呜呼人间亦自有真仙,何必跨鹤凌云飞上天。

【注释】

梦仙歌:梦中游仙,自比为仙人的歌。

明珠:比喻月亮。

跳荡:形容月色明亮。

银浦流云:指银河。

锦衾(qīn):绣有花纹的丝织品。

罗幌:指纱窗。

月姨:神话中掌管月亮的神。

丹炉:炼丹的炉子,这里指炼制长生不老药的炉子。

霓裳曲:相传是黄帝时西王母所奏之舞曲。

泰阶:帝王的台阶。

玉童:神话中指辅佐神仙的童子,亦称玉帝的侍臣。

须臾:很短的时间。

丰隆阿香:神话中的雷神名,这里指雷电之神。

蓬莱岛:传说中的仙境。

玉液霜:长生不老的酒。

木公金母:道教尊奉的天帝和地母。

阴符与金纂:指《阴符经》与《金光箓》。

往来玉房:指往来于男女卧室之间。

或遇滕六巽二扇威不知寒:指遇到滕六、巽二等神,不知道什么是寒冷。

旸谷扶桑:神话中太阳所出的地方叫旸谷,太阳所经的地方叫扶桑。

觉来飞落洞庭壖:醒来后飘然落地在洞庭湖畔。

潇湘极浦:指潇水和湘水的汇合处,即今湖南岳阳一带。

云雨荒台:神话传说中云神和雨神共居的地方。

惘然: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

呜呼:感叹词。

人间:指人世。

真仙:真正的仙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梦之作。全篇采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描绘了梦境所见的景象和感受。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诗意的词汇,形象生动,色彩瑰丽,充满了浓厚的神话气息。

开头四句写梦中所见景象。诗人从梦中醒来,看到明月高悬,星光灿烂,天地间一片光明。他感到自己仿佛乘风破浪直上九天,身临仙境。接着又描写了仙境中的美好环境。月光照耀着银白色的河流,流云压住华丽的锦被,露水斜飞湿透了纱窗。这些景象都表现出诗人对仙境的喜爱和向往。

中间部分进一步描绘了仙境中的生活。诗人说此时是月姨捣药临丹炉的时刻,天上的神仙们正在演奏《霓裳曲》,都是仙人的朋友。接着又写到泰阶欲升无力,玉童两两相争扶,表现了仙境中人们互相帮助,共同生活的温馨场面。

后面八句写仙境中的活动和感受。诗人说一会儿丰隆阿香左右总来到,驾着风鞭霆飞过蓬莱岛。这两句写出了仙境中风云变幻的情景,使人感到神奇莫测。诗人又说不老时吞玉液霜,长生饱食金光草。这两句写出了仙境中长生不死、永不衰老的特点。最后又写了在漫游世界中的经历,九垓十极随飞翀,安期羡门几同笑,木公金母常相从。这些内容使诗歌更加丰富和完整。

最后四句写仙境外的世界。诗人说手阅阴符与金纂,往来玉房与琼馆。这两句写出了仙境中人们学习知识、交流经验的情况。诗人又说或遇滕六巽二扇威不知寒,或到旸谷扶桑行行不知暖。这两句写出了仙境外世界的冷暖无常,使人感到世事的艰辛和不易。最后一句说觉来飞落洞庭壖,犹呼我是云中仙。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眷恋和怀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仙境和现实两个世界,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和人生追求。它既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又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