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初收欲晓晴,白沙官路马蹄轻。
大安桥上簪缨集,为送高人上玉京。

【解析】

此诗是作者送别友人上京之作。诗的首二句写诗人在梅雨将收之际,送友登程,一路晴爽。“马蹄轻”与“簪缨集”,形成鲜明对照,既见诗人送行时的轻松愉快之状,又写出友人高远的志向。“大安桥”即大安桥驿,为古时送别之所,“簪缨”指文士,“玉京”代指京城长安。“上玉京”意即去赴京城长安应试。最后两句写诗人送别的地点和目的。

【答案】

译文:

梅雨初收,天刚蒙蒙亮,诗人送别友人上路。白沙路官道上的马蹄声清脆悦耳。大安桥上聚集着许多显贵官员。

注释:

梅雨:夏季连绵的阴雨天气。

白沙:地名,在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西。

簪缨:古代达官贵人所戴的一种饰物,借指显贵。

玉京:指京城长安。

赏析:《峡江送高峻》是明代著名文人杨慎(字升庵)的作品,作于隆庆二年(1568)夏初,当时他正在江西吉安任按察使司副使。

诗的前两句写送别之时的景色。首句“梅雨初收欲晓晴”,描绘了一幅江南梅雨季节结束、天气转晴的景象,使人感觉到一种清新明快的气息;次句“白沙官路马蹄轻”,描绘了一幅诗人送别友人、友人踏上征途的意境,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后两句写送别之地和目的。后一句“大安桥上簪缨集”,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是大安桥驿;而“簪缨”则暗示出此地是官场,有众多的显贵官员聚集于此,为的是送别友人赴京赴考。“上玉京”意即去赴京城长安应试,这是诗人送别的真正目的所在。

全诗语言平实质朴,但情意深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