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琴何处闻,停车空缅想。
谷静水声幽,霜馀山气朗。
无声心亦闲,况复闻清响。
大道晦有时,灵物岂易赏。
徘徊坐磐石,高歌动林莽。
《弹琴峡》
瑶琴何处闻,停车空缅想。
谷静水声幽,霜馀山气朗。
无声心亦闲,况复闻清响。
大道晦有时,灵物岂易赏。
徘徊坐磐石,高歌动林莽。
注释:
- 瑶琴:古代一种七弦琴,用桐木制成;
- 何处闻:不知何处能听到;
- 停车:停下来欣赏风景;
- 空缅想:空荡荡地想着;
- 谷静:山谷安静;
- 水声幽:水声悠扬,幽深;
- 霜馀:霜降后;
- 山气朗:山间的云雾散去,山色明朗;
- 无声:没有声音干扰;
- 心亦闲:心情宁静,不浮躁;
- 何况:更别说了;
- 清响:清脆悦耳的琴声;
- 大道:大路或大道;
- 晦时:昏暗的时候;
- 灵物:灵异之物或珍稀之物;
- 易赏:容易得到赏识。
译文:
不知从何处传来的瑶琴之声,令人停下车来静静地思考,
寂静的山谷中水声悠悠,霜降后山间云雾消散,山林变得明朗,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的心灵得到了放松,更别说听到那清亮的琴声,
大路或大道上时常会有些昏暗的时刻,珍奇的事物哪里是那么容易被人们发现欣赏。
在岩石上坐下,放声歌唱以表达心中的快乐与激动,让整个森林都为之颤动,感受到音乐的力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弹琴峡的环境、心境以及所听之音的感受,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诗中的“瑶琴”象征着高雅的艺术和心灵的慰藉,而诗人则是在这种艺术氛围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
首联“瑶琴何处闻,停车空缅想”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的瑶琴声的期待和好奇心,也反映了他在自然美景前不由自主地驻足观赏。颔联“谷静水声幽,霜馀山气朗”进一步描绘了弹琴峡的宁静景象,通过水声和山气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颈联“无声心亦闲,况复闻清响”则表达了在寂静的环境中,心灵得到的放松和宁静,更增添了一份对琴声的向往。
诗的尾韵点明了诗人在大道上时常会遇到的暗淡时刻,但同时他也意识到了珍奇事物的可贵,并在岩石上唱高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旷达的心态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贯穿了整首诗。
这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传递出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心灵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