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发沧海湄,暮走西河道。
秋风吹河水,野阔声浩浩。
客心亦如此,旅饭岂能饱。
频瞻太行云,复吊燕台草。
世事多艰辛,颜鬓忽已老。
悠悠行路人,谁知此怀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需对每句诗的关键词进行解释,然后翻译全诗,最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即可。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所作。开头两句写出发与返回。首句点出行程的起止点。次句说,从海州出发后,傍晚时便到了黄河西面。第三四两句,写沿途所见。秋风吹动河水,声音浩浩荡荡。第五六两句写旅途的感受。客心即游子的心境。旅饭,指途中所带的饭菜。客心如此,旅饭岂能饱?意思是说,客心如此愁闷,又怎能吃得饱呢?七八句写对故土的眷念。频瞻,屡次仰望。太行山高耸入云,望之令人生畏。燕台,代指东都洛阳。燕台草,指王粲《登楼赋》中所描写的“洛阳旧事,何可追论。”这几句的意思是:我客居异乡,心情忧郁。频频抬头仰望那片苍茫的太行山,又不禁想到故乡洛阳,心中不免生出无限思念。世事艰辛,岁月不饶人。转眼间,年事已高,鬓发斑白。结尾两句,抒发羁旅行役的感慨。人生路漫漫,前途充满艰难险阻,又有谁能够了解自己心中的悲愁苦闷呢?
【答案】
①朝发沧海湄,暮走西河道:早上离开海边,晚上来到西边的黄河边。②秋风吹河水,野阔声浩浩:秋天的风把河水吹拂得涛涛不绝、浩浩荡荡。③客心亦如此,旅饭岂能饱:我的思乡的心情也像这无边无际的黄河水一样,怎么能吃饱呢?④频瞻太行云,复吊燕台草:频频抬头仰望那苍茫的太行山,又不禁想到故乡洛阳,心中不免生出无限思念。⑤世事多艰辛,颜鬓忽已老:人世间的世事多么艰辛,不知不觉间,头发已变白了。⑥悠悠行路人,谁知此怀抱:漂泊不定的行人呀,谁能了解我的心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