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香烟入杳冥,草堂犹似带龙腥。
不知何处鸣孤鹤,飞下窗前听道经。
【注释】
焚龙涎香:点燃龙涎香。龙涎香,一种香料。
草堂:诗人的居室或书房。
带龙腥:犹带龙气。
孤鹤:指鹤。
鸣:叫。
道经:《老子》《庄子》等道家经典之合称。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草堂中焚香时所吟。首二句写焚香的情景,后两句写闻香而思的心境。全诗用“草堂”和“孤鹤”两个意象,表现了作者对自然、超然物外、追求道法自然的情趣与向往。
“夜静香烟入杳冥”。夜深人静的时候,室内燃着香,烟雾袅袅上升,缭绕在夜空之中,进入那无边无际的虚无渺茫之地。
“草堂犹似带龙腥”。“草堂”,即诗人的居室或书房。“带龙腥”,犹带龙韵。“犹似带龙腥”,是说草堂内弥漫着一种如龙般的香气。“草堂”一词,在这里,既是实景的描述,也是作者情感的一种投射,表达了他虽身居尘世却心向自然的情怀。
“不知何处鸣孤鹤,飞下窗前听道经。”“孤鹤”指的是鹤本身,也暗喻了作者本人。“鸣”,即鹤叫。鹤叫声从远处传来,飘荡在空气中,似乎能听到那悠远而深沉的声音,它从哪里来的?又为何来到自己的窗前?
“飞下窗前听道经”。这里的“道经”,可能是指道家的经典。“听道经”,即聆听道家经典。“飞下窗前”,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一只孤鹤从高空飞至窗前,似乎在聆听着什么。这画面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想象力。
尾联“不知何处鸣孤鹤,飞下窗前听道经。”,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又充满想象的境界之中。这里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又有对道家思想的认同。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超然物外、追求道法自然的情趣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