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男儿六郡雄,一身能挽双雕弓。
银牌射得不将去,醉卧妖姬酒肆中。
杨巍的《阅武二首·其二》
杨巍,明代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后因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初,起历刑、户、工三部尚书,进太子少保。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道德原则,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
诗的原文如下:
十八男儿六郡雄,一身能挽双雕弓。银牌射得不将去,醉卧妖姬酒肆中。
译文注释:
- 十八男儿六郡雄:指杨巍作为明朝的男子,拥有不凡的才华和勇气,在六个不同的郡都有卓越的表现。
- 一身能挽双雕弓:形容杨巍武艺高强,能够同时拉动两枝雕花弓箭。
- 银牌射得不将去:表示杨巍技艺超群,即使赢得了珍贵的银牌也不轻易使用,体现了他的谦逊和节俭。
- 醉卧妖姬酒肆中:描绘了一幅醉生梦死的图景,杨巍醉酒后躺在美女的陪伴下,无忧无虑地度过了一天。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文人杨巍的作品,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位英雄人物的形象。首句“十八男儿六郡雄”,不仅彰显了杨巍的英勇与豪迈,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担当。接下来,“一身能挽双雕弓”进一步突出了他的武力与智谋。杨巍以银牌射箭的典故,展现了其精湛的武艺,同时用“不将去”表达了他的淡泊名利,不愿被权力与金钱所束缚。最后,“醉卧妖姬酒肆中”则展示了他放荡不羁的一面,尽管有着辉煌的成就,但他选择了放纵自己,享受人生的欢乐时光。
这首诗不仅是对杨巍个人品质的赞颂,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反映。通过对杨巍这一形象的塑造,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冲突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