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影参差月在窗,杳闻人语隔清江。
山深地僻僧归晚,木落天空鸟去双。
兴尽冰弦还彩笔,坐销银烛更青缸。
平明再著登临屐,梯遍层云气未降。

帆影参差月在窗,杳闻人语隔清江。

山深地僻僧归晚,木落天空鸟去双。

兴尽冰弦还彩笔,坐销银烛更青缸。

平明再著登临屐,梯遍层云气未降。

注释:

  • 帆影参差月在窗:帆影在窗户上显得参差不齐,月光洒在窗户上。
  • 杳闻人语隔清江:远远听到有人在清江那边说话的声音。
  • 山深地僻僧归晚:山势深远,地方偏僻,僧人回来已经很晚了。
  • 木落天空鸟去双:树叶飘落,天空中的鸟儿成双成对飞走。
  • 兴尽冰弦还彩笔:兴致已经耗尽,收起冰弦(乐器)准备用彩笔作画。
  • 坐销银烛更青缸:坐下来消耗掉银烛的光,更换了新的蜡烛。
  • 平明再著登临屐:天快亮的时候,再次穿上登山用的鞋子。
  • 梯遍层云气未降:沿着层层的云气走,云气还没有下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水景色和夜晚游玩的诗。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夜晚乘船游览焦山的情景。首句“帆影参差月在窗”描绘了夜晚乘船游江的场景,帆影参差,月亮映照在窗户上,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次句“杳闻人语隔清江”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远处传来的谈话声穿越清澈的江水传来,增添了诗意。第三句“山深地僻僧归晚”写出了诗人所在的环境,山势深远的地方,人烟稀少,天色已晚,只有僧人回家。第四句“木落天空鸟去双”则描绘了秋夜的景象,树叶飘落,天空中的鸟儿成双成对飞走。
接下来四句则是诗人在夜晚游玩时的心情和行为。最后两句“兴尽冰弦还彩笔,坐销银烛更青缸”表达了诗人游玩到深夜,兴致已尽,收起冰弦准备用彩笔作画,同时消耗了银烛光,换了新的蜡烛。最后两句“平明再著登临屐,梯遍层云气未降”则描绘了诗人在天亮之前再次登上山顶,沿着层层的云气走,云气还没有下降。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游玩的美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心情的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