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潋滟映晴空,渔艇如梭织晚风。
一缕青烟林外起,何人结屋翠微中。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词内容要点,理解诗意,体会情感,赏析作品语言表达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读懂诗歌的内容和技巧,并结合具体诗歌分析出其艺术特色。本题要求对诗句进行翻译,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同时要注意不要丢掉诗中的重要信息,如意象、手法等。同时要注重诗歌意境的把握。

“湖光潋滟映晴空”,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湖光潋滟”指的是水波荡漾,光彩夺目;而“映晴空”则形容湖面倒影着天空的美景,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画面。这里的“光”是形容词,用来修饰“涟漪”;“潋滟”则是动词,表示波光粼粼的样子。“渔艇如梭织晚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湖边的风景。“渔艇如梭”形象地表达了船行的速度之快,如同穿梭一般;“织晚风”则形容船行时带动的晚风。这里的“梭”是名词,指代船只;而“织”则是动词,表示带动的意思。“一缕青烟林外起”,这两句描述的是远处山林中升起的一缕青烟。“一缕青烟”指的是细小而轻盈的烟气,它从林子外面升腾而起;“何人结屋翠微中”,这两句则描写了一个人在山间结庐居住的情景。“翠微中”指的是绿树茂盛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山间的美好景致。这里的“结屋”是动词,表示搭起或建造的意思;“翠微中”则是名词,指代山峦。

【答案】

过高邮湖

湖光潋滟映晴空,渔艇如梭织晚风。

一缕青烟林外起,何人结屋翠微中。

译文:

湖面上泛着碧波,阳光洒在水面上闪着波光,湖水像镜子一样映照着晴朗的天空。湖面水波荡漾,仿佛是一条条银蛇,随着微风轻轻摆动,好像无数小船在水面上飞快地行驶。在林子的外面升起了缕缕轻烟,是谁在这里搭建起了房屋?那翠绿的山色中隐约可见一座座小屋。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把景物写得栩栩如生,生动传神。全诗以“过高邮湖”作起句,点明地点,然后依次展开描写,层次分明。

首句“湖光潋滟映晴空”中的“湖光潋滟”是拟人的写法,把湖水写得好像有生命,仿佛会跳跃、流动;而“映晴空”又使湖面显得更加宽阔明亮,与天空相映成趣。这一句既写出了湖光的美,又写出了晴空的明净。“渔艇如梭织晚风”,诗人抓住渔民捕鱼的特点来写,将渔艇比作“梭”,形象地写出了渔船行驶速度之快;“织晚风”又写出了傍晚时分渔歌阵阵、歌声不绝的景象,使整幅画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一缕青烟林外起”中的“青烟”,是作者观察的结果,也是他想象中的画面。“一缕青烟”写出了炊烟缭绕、袅袅上升的场景;“林外起”则表现出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何人结屋翠微中”这句诗,看似平常,实则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诗人并没有直接告诉读者是谁在那里结屋居住,而是通过“结屋”这个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存在,使人产生联想,从而更好地突出人物的形象和内心世界。

这首诗的语言平实自然,不加雕饰,但意境却十分优美,给人以美感享受;同时在结构上,也颇具匠心,前后互相照应,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