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之漘,栾栾柏松。
君子于行,其乐融融。(一章)
栾栾柏松,东川之漘。
君子于行,其从彬彬。(二章)
首之皤皤,仪之䄡䄡。
君子有父,聿来自南。(三章)
峨峨翟冠,兰充其祎。
君子有母,自南偕来。(四章)
君子拜稽,言笑嘻嘻。
父母圣仁,不我遐遗。(五章)
维父与母,眉寿而康。
维兄与弟,左右扶将。(六章)
行其野矣,有桑有麻。
入其邑矣,有弦有歌。(七章)
奕奕高堂,式燕以嬉。
匪直孝恭,其施孔宜。(八章)
凡厥庶民,各有所生。
孰时观之,弗感而兴。(九章)
懿是孝德,有肇有循。
肆庸作歌,以告厥民。(十章)

东川迎养图诗十章

第一章:栾栾柏松,君子于行,其乐融融

注释: “栾栾柏松”形容的是东川之漘的自然环境,柏松象征着坚韧与永恒。在这里,“君子于行”表明了君子在此环境中的行为举止。而“其乐融融”则表达了君子在这样环境下的愉悦心情。

第二章:栾栾柏松,君子于行,其从彬彬

注释: 同第一章,描述君子在自然环境中的举止和行为。“从彬彬”意味着君子的行为举止有礼貌、有教养。

第三章:首之皤皤,仪之䄡䄡

注释: 描述了君子的外貌特征,首之皤皤和仪之䄡䄡分别指代头发和仪态。这些描述强调了君子的庄重和威严。

第四章:君子有父,聿来自南

注释: “聿来自南”表示君子的父亲来自南方,这里的“聿”可能是指一种乐器,用来象征父亲的教诲或影响。

第五章:峨峨翟冠,兰充其祎

注释: “峨峨翟冠”形容帽子的样式和材质,翟是一种古代的鸟类,常用来象征尊贵。“兰充其祎”则表示帽子上装饰有兰花,增加了帽子的美观度。

第六章:君子有母,自南偕来

注释: “自南偕来”表示君子的母亲也从南方来到这里,与君子一同生活。这里的“南”可能指的是家乡或母亲的家乡。

第七章:行其野矣,有桑有麻

注释: 描述了君子在外劳作的场景,包括耕作(种桑)和纺织(种麻)。这反映了君子勤劳务实的性格特点。

第八章:入其邑矣,有弦有歌

注释: 描述了君子进入城镇的生活状态。“有弦有歌”意味着城镇中不仅有音乐(弦),还有歌声(歌),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环境。

第九章:奕奕高堂,式燕以嬉

注释: 描述了高大的房屋和欢快的氛围。“奕奕”形容房屋高大而明亮,“式燕以嬉”则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享受着欢乐的时光。

第十章:匪直孝恭,其施孔宜

注释: 表达了不仅是对父母的孝顺恭敬,这种美德也是广泛适用的。这里的“孔宜”意味着非常合适、恰当。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东川之漘的自然风光和君子的言行举止,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活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赞美、对父母的敬仰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的表达,传达了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和对美德的崇尚。整首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理想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