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十日雪,大地气严凝。
江湖千里断行迹,温泉火井皆为冰。
盘盘龙虎山,岧峣出尘表。
势并匡庐近斗牛,叠巘重崖隔深窕。
向来积雪纷不消,千树万树凝琼瑶。
素鸾缟鹤下飞舞,空中缥缈天香飘。
上清真人夐清绝,吐气如虹貌如雪。
袖有三华宝篆文,腰佩千年苍水玦。
常招赤松为雨师,曾游东海邀安期。
手执玄枢斡元化,一扫氛翳回春熙。
玉皇端拱通明殿,紫凤云章频召见。
天京十二楼五城,亲接群仙奉华宴。
五彩春霞导金节,还向山中咽飞雪。
明年北上翔双凫,更采灵芝谒丹阙。
【注释】
璚:山名,即武夷山。
张宇初:人名。
龙虎山:道教名山,在江西贵溪县境内。
匡庐:庐山的旧称,在江西九江市南。匡字指山峰高耸如匡,庐字指山峰周围有草木。
上清真人:指道士。
玄枢:道家认为宇宙生成之源。
天京:指南京(古为金陵)。
十二楼:南京的十二座城门楼,每城各有一门,共十二个。
五城:指南京的五个城门。
紫凤云章:紫色的凤凰和云彩。
玉皇:指玉帝。端拱:端坐,拱手。通明殿:宫殿名,位于天上。
紫凤云章:紫色的凤凰和云彩。
天京:指南京(古为金陵)。
双凫:指两只白鹤。
【译文】
北风十天降大雪,大地一片严凝。长江大河千里断行迹,温泉火井全变成冰。盘绕着武夷山,高峻挺拔出尘表。地势比庐山靠近斗牛宿,叠嶂重崖隔深窈。向来积雪纷不消,千树万树凝琼瑶。素鸾缟鹤下飞舞,空中飘散着天香飘。上清真人清绝非凡,吐出的气息像彩虹一样,容貌如雪花皎洁。袖中有三华宝篆文,腰间佩带千年苍水环。经常招来赤松子做雨师,曾遨游东海邀请安期先生。手执玄枢斡旋化育万物,一扫阴翳使春天到来。玉皇端坐于通明殿,紫凤云章频频召见。天京十二楼五城,亲接群仙奉华宴。五彩春霞引导金节,还向山里咽飞雪。明年北上翔双凫,更加采集灵芝拜谒丹阙。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壁诗。从题旨看,此诗主要颂扬龙虎山的道观和道士张宇初。
诗的开头两句“北风十日雪,大地气严凝”,写冬日的严寒,天气寒冷。“大地气严凝”表明了诗人对这种天气的感受。接着诗人把目光转向龙虎山:“江湖千里断行迹,温泉火井皆为冰。”这两句话表现了冬雪的壮观景色。“温泉火井”都是热气的来源,而冬天的大雪使得“温泉火井”都变成了冰。“盘盘龙虎山,岧峣出尘”,这两句写龙虎山的高大与险峻。“岧峣”形容山峰高耸的样子。“出尘”是指超脱尘世的境界,也用来形容山峰的高峻。“势并匡庐近斗牛,叠巘重崖隔深窕”,这两句写龙虎山与庐山的比较,龙虎山与庐山相比,更显得高峻险峻。“上清真人夐清绝,吐气如虹貌如雪”,这两句写龙虎山上清真人的神态。上清真人的身姿非常修长,他的气势像彩虹一样美丽。他的容貌像雪花一样洁白。“袖有三华宝篆文,腰佩千年苍水玦”,这两句写的是上清真人所持的物品。“三华”指华山、衡山、嵩山,这三座名山在古代被看作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所以称为三华;“苍水玦”是古人佩带的一种饰品,据说是取自一种叫做苍龙的水生物身上的一种东西。“常招赤松为雨师,曾游东海邀安期。”“招”,这里是召唤的意思。赤松子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位仙人,他能够呼风唤雨,所以被称为雨师;“安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仙人名号,传说他是海上的仙人。这两句写的是上清真人曾经召唤过赤松子和安期两位仙人来帮助他降雨或者采药。“手执玄枢斡元化,一扫氛翳回春熙”。玄枢,指道家炼养时所用的神丹妙药。《庄子·大宗师》说:“夫道……其将至矣,入于无声无臭之境,入于无形无名之时,是谓道枢。”“斡元化”意思是运转元气,治理万物。这里的“玄枢”指的是道教的神丹妙药。“一扫氛翳回春熙”意思是扫除一切污秽之气,让天地恢复生机盎然的景象。
最后四句写龙虎山的美景和神仙们的生活。“玉皇端拱通明殿,紫凤云章频召见”,“玉皇”是道教的最高神祇,地位崇高无比,“端拱”是形容他在宫殿里端坐着的姿态。“紫凤云章”是形容他召见众神的方式。“天京十二楼五城,亲接群仙奉华宴”。“天京”是道教的京城,“天京十二楼五城”是指京城里的十二座楼和五个城门。“亲接群仙奉华宴”写的是皇帝亲自去拜访各位神仙,为他们举行盛大的宴会。“五彩春霞导金节,还向山中咽飞雪。”五彩春霞是指天空中出现的五彩缤纷的云霞,“金节”是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用具。“咽飞雪”是形容春雪融化后流下的雪水滋润了大地。
这首诗通过对龙虎山美景和道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道教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