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碧玉蹄,饰之黄金勒。
振鬣嘶青云,汗沟流赤色。
乌台使君廌作冠,绣衣虬髯冰雪颜。
大庭亲授五色诏,西出绥抚逾秦关。
长安城中旌节驻,富有欢谣动衢路。
豺狼遁迹犬生氂,不断和风送甘澍。
安内攘外职当为,秋高九月行边陲。
绥延宁夏濒绝漠,城高兵坚马尽肥。
归朝奏章累十纸,仰契天心天为喜。
为臣体国宁顾家,玺书重下歌皇华。
缙绅祖送都门道,雪后飞埃净于扫。
丈夫事业在盛年,莫遣麒麟画衰老。
不见渭川竹,可以栽汗青。
不见华峰石,可以镌姓名。
功名到手不可让,相期千载传芳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陈有戒的,表达了对陈有戒重使关西的期望和祝福。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骢马碧玉蹄,饰之黄金勒。
- 释义:这匹马的颜色如同碧玉一样,它的蹄子装饰得金光闪闪,非常华丽。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马的华贵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出行的尊贵。
第二句:振鬣嘶青云,汗沟流赤色。
- 释义:马儿振翅高飞,嘶声震天,汗水沿着马背流下,颜色呈红色。
- 赏析:这句诗形象地描述了马的奔腾和力量,也展现了马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乌台使君廌作冠,绣衣虬髯冰雪颜。
- 释义:乌台(即御史台)的使君(即使者)戴着獬豸(一种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公正)作为冠冕,他的面色如冰雪般洁白。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述使君的形象,表达了对使者公正无私的期待。
第四句:大庭亲授五色诏,西出绥抚逾秦关。
- 释义:在朝廷的大庭中亲自接受了皇帝颁布的五色诏书,准备向西出发安抚百姓,越过秦岭。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使者的职责和使命,以及他们为国家服务的崇高精神。
第五句:长安城中旌节驻,富有欢谣动衢路。
- 释义:在长安城中,旗帜和节杖都停了下来,人们欢歌笑语,街头巷尾都充满了歌声。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和民众的欢乐氛围。
第六句:豺狼遁迹犬生氂,不断和风送甘澍。
- 释义:豺狼消失了踪迹,野狗长出了毛茸茸的尾巴,和煦的风不断地送来甘霖。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机,以及大自然对人们的恩赐。
第七句:安内攘外职当为,秋高九月行边陲。
- 释义:处理国内的事务同时对外作战,我应当承担这样的职责,秋天到了九月就要去边疆。
-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责任和担当,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第八句:绥延宁夏濒绝漠,城高兵坚马尽肥。
- 释义:在宁夏边境,地势险要,城墙坚固,士兵勇猛,马匹健壮。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边疆的壮丽景色和军事实力。
第九句:归朝奏章累十纸,仰契天心天为喜。
- 释义:带着满腔的忠诚和功绩回到朝廷,递交了十份奏章,希望得到上天的欢喜。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忠臣报国的决心和愿望。
第十句:为臣体国宁顾家,玺书重下歌皇华。
- 释义:作为国家的臣子,我关心国家的利益而忽略了家庭,现在皇上的御旨下来了,我要唱起《皇华曲》。
-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以及忠诚和奉献的精神。
第十一句到第十五句:缙绅祖送都门道,雪后飞埃净于扫。
- 释义:官员们纷纷来到城门送行,雪花飘落之后,道路上的尘埃都被清扫干净。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官员们的盛情以及京城的清洁。
第十六句:丈夫事业在盛年,莫遣麒麟画衰老。
- 释义:男人应该有壮志豪情在壮年时期,千万不要像麒麟那样老了才被画上花纹。
- 赏析:这句诗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第十七句到第二十二句:不见渭川竹,可以栽汗青。
- 释义:如果错过了渭川(今陕西渭南一带)的竹子,还可以种下汗青(一种墨),以书写历史。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于历史的尊重和传承的重要性。
第二十三句到第二十六句:不见华峰石,可以镌姓名。
- 释义:如果错过了华峰(华山的别称)的石头,还可以刻上自己的姓名。
-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留下印记的重要性,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第二十七句到第三十三句:功名到手不可让,相期千载传芳声。
- 释义:功名已经到手,不能轻易放弃,希望千年之后仍能传颂美名。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于名利的淡泊和对于名声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使者的描写和对其任务的期待,展现了李白对国家忠诚、为民服务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重视和尊重,以及对人生价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