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河南俊,诗书夙所务。
蚤膺大廷选,从事玉堂署。
步履循周行,居心在忠素。
抽毫立螭陛,鞠躬谨常度。
济济近侍班,娟娟水玉柱。
一朝起高擢,万里南闽路。
大藩开海隅,卓卓挺疏附。
寒操凛清严,春阳播温煦。
八郡五十邑,讴歌出黎庶。
丈夫千载志,功业及时树。
肯堕尘俗流,甘同草木腐。
念子予故交,仳别岁已屡。
耳熟道路言,良慰心所慕。
玄冬十一月,风凄气寒冱。
朅来一晤对,告归复何遽。
因诗寄深衷,勉植后来誉。

注释:

赠杨晟参政还福建杨子,杨家的儿子。杨子,即杨晟,字子华,是唐朝的宰相,他为人正直,很有才华。河南:今河南省。诗书:指文学。夙所务:平素所从事的。大廷:朝廷。玉堂:中书省(唐代官署)。周行:指宫廷中的道路。居心:心思和打算。抽毫立螭陛:指在宫殿门前书写诏书。螭陛:古代帝王宫殿门前石阶上刻有龙形雕刻的台阶。鞠躬:弯腰行礼。谨度:谨慎小心地处理政务。济济:形容众多而有序的样子。近侍班:皇帝身边的侍从官员。娟娟:美丽、端庄的样子。水玉柱:比喻人品清白。起高擢:被提拔起来。高擢:提拔。南闽路:指福建省。大藩:指重要的藩镇。海隅:海边,指偏远的地方。卓卓:显著的意思。挺疏附:挺身而出,依附于某人。寒操凛清严:廉洁自持,态度严峻。春阳播温煦:春天阳光温暖,万物复苏。八郡五十邑:八十个县,五百个里,泛指广大地区。讴歌:歌颂。黎庶:百姓,老百姓。千载志:千年之志。丈夫:指男子汉。千载志,指千年的大志。时:及时。树:树立,建立。肯堕尘俗流:不屈服于世俗的诱惑。堕:落,堕落。尘俗流:指陷入世俗的诱惑之中。甘同草木腐:愿意像草木一样腐烂。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杨晟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抒发了自身报国无门的感慨。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赞誉和鼓励,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辛酸。

首句“杨子河南俊”,首先点明了杨晟的身份和出身,杨晟出身名门望族,才华出众。“诗书夙所务”,说明杨晟自幼就喜欢读书写字,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蚤膺大廷选”,意指他早年就被朝廷选拔为官员,这在当时是一种荣誉和肯定。接着四句描述了他在朝廷任职的情况:“步履循周行,居心在忠素。抽毫立螭陛,鞠躬谨常度”。这里描绘了他的行为举止严谨,忠诚老实,为官清廉的形象。“济济近侍班,娟娟水玉柱。”进一步强调了他身边人对他的赞美和敬仰,他的名声如水玉般清澈透明。

然而好景不长,“一朝起高擢”一句突然转变,表明杨晟后来遭遇了变故,被贬谪到了远离京城的地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杨晟感到迷茫和困惑,但他并没有因此沉沦下去,而是继续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大藩开海隅,卓卓挺疏附。”这句诗表明他虽然被贬,但仍保持着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不愿意依附他人。这种坚定的态度让他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保持了自己的尊严和价值。

接下来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杨晟被贬后的处境:“寒操凛清严,春阳播温煦。”“寒操”指的是他面对困境时的冷静和坚强,“凛清严”则表现出他内心的坚定和自信。“春阳播温煦”则是对他性格中乐观向上的一面的描述。尽管处于逆境之中,他却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温暖和希望。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杨晟的寄语:“八郡五十邑,讴歌出黎庶。”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杨晟被贬后当地百姓对他的怀念和感激之情。“丈夫千载志,功业及时树。”则再次强调了杨晟的伟大志向和卓越的功绩,以及他在关键时刻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肯堕尘俗流,甘同草木腐。”则是对他高尚品德的赞扬,表示他宁愿像草木一样腐烂,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赞美杨晟的品质和才能,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对后世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