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三万顷,水木共清华。
衡庐不可辨,依约见仙家。
赠尔江南去,秋高八月槎。
离情方浩浩,矫首雁行斜。

白云三万顷,水木共清华。

衡庐不可辨,依约见仙家。

赠尔江南去,秋高八月槎。

离情方浩浩,矫首雁行斜。

【注释】:

白云:指青山的云气。

“三万”句:比喻白云漫无边际,如山一般。

“衡庐”句:衡州、庐山在湖南,而宾畿老弟南归,故以衡庐喻之。“依约”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

“江南去”: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矫首”句:矫首即抬头,表示仰望的意思。雁行斜:大雁飞行排列成斜线状,形象地表现了秋高气爽的景象。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作者在送别宾畿老弟时所作。此诗写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和情景,抒发了依依惜别的深情。全诗以白云、水波、树木等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优美,来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开头“白云三万顷,水木共清华”二句,诗人把白云比作汪洋大海,把青山绿水比作巍峨峻拔的泰山、昆仑。这里不仅写出了青山白云的雄伟壮丽,而且用“清华”来形容水木的明净秀美,给人以清新悦目之感,为下文写送别作了很好的铺垫。“衡庐不可辨,依约见仙家。”二句承首联而来,进一步描绘出青山的宏伟壮丽,并由此引出对宾畿老弟的思念之情。

“赠尔江南去”,是全诗的起兴。古人常以“江南”作为离别之地的代名词,这里既点出了离别地点,又表达了诗人对宾畿弟弟的殷切期望。“秋高八月槎”,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中难得的长句,它不仅富有诗意,而且音韵和谐,意境深远。“离情方浩浩”,这句诗直接点出了主题——抒发离情别绪。“矫首雁行斜”,这句诗以大雁飞行排列成斜线状的形象,来表达出秋高气爽、心情舒畅的意境。最后两句“离情方浩浩,矫首雁行斜。”是整首诗的总结,也是对整首诗的高度概括。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宾畿弟弟的深情厚谊,而且也体现了诗歌语言凝练、含蓄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