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佩谢彤陛,驱车出重城。
堂中有寿母,奉以趋脩程。
秉志存事君,母也迫衰龄。
仰荷圣主仁,俯谐乌鸟情。
维时六月中,流金赫炎蒸。
行路岂不难,适愿心孔宁。
济济玉堂侣,祖饯罗冠缨。
眷言夙昔好,何以赠子行。
易得四海誉,难致乡里名。
矧乃来学众,逝将于我承。
黾勉慎所操,庶用闳休声。
【注释】
振佩:系好佩饰。
谢彤陛:辞别朝堂。
重城:指京城的城墙,也泛指京城。
奉以趋修程:奉养母亲,赶着车去拜访她的老师。
秉志存事君:立志于侍奉君主,忠于朝廷。
母也迫衰龄:你的母亲年纪已老。
仰荷圣主仁:敬仰圣明君王之仁慈。
俯谐乌鸟情:俯顺乌鸦和小鸟的本性。
维时六月中,流金赫炎蒸:此时已是六月,烈日炎炎。
行路岂不难:行走在道路上难道不难吗?
适愿心孔宁:恰好能实现心愿,内心安宁。
济济玉堂侣:济济一堂的朋友。
祖饯罗冠缨:为朋友作饯行送别。
眷言夙昔好,何以赠子行:怀念往日友情,用什么来表达对您远行的祝愿呢?
易得四海誉,难致乡里名:容易获得天下人的称赞,难以得到家乡人的赞誉。
矧乃来学众,逝将于我承:何况你这次来求学,是托付给我啊。
黾勉慎所操,庶用闳休声:努力谨慎地操持自己的事情,希望能够留下好的声誉。
【赏析】
此诗首句写陈景著离开朝廷赴福州教授任途中的情态,次句写其出京的情景,后三句写他的母亲年老多病,作者为他此行而担忧。全篇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思念之情。
诗的前四句,描写陈景著离别京师,出外任官的场景。”振佩谢彤陛,驱车出重城”,这是说陈景著在辞别朝廷时,整理好身上的佩饰,走出皇宫的重重城门。“堂中有寿母,奉以趋修程”二句,写陈景著在离开京师前,先向母亲请安,并奉养母亲的起居生活,赶着车去拜访她的老师。“秉志存事君,母也迫衰龄”两句,写他立志于侍奉君主,忠于朝廷;而他的母亲年纪已高,不久就要去世了。“扬荷圣主仁,俯谐乌鸟情”,这两句,写他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圣明的君王如此仁爱,我只好俯顺乌鸦和小鸟的本性。”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乌鸟”这一典故,表示自己要像乌鸦那样报恩图报,忠诚不渝。
诗的中间四句,写陈景著的母亲年老体弱,作者为此感到担忧。“仰荷圣主仁,俯谐乌鸟情”,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乌鸟情”这一典故,表示自己要像乌鸦那样报恩图报,忠诚不渝。
诗的最后一部分,写陈景著将要离京去福建,朋友们为他送行,他感谢他们对他的关心与帮助。“维时六月中,流金赫炎蒸”,此时正值六月,烈日炎炎,行人艰难。“行路岂不难,适愿心孔宁”,诗人认为虽然行路艰难,但他能如愿以偿,内心安宁。“济济玉堂侣,祖饯罗冠缨”,这是写朋友们聚集一起为他送行,他头戴冠缨,显得十分庄重。最后两句写友人临别时的嘱托:“眷言夙昔好,何以赠子行”,“我”将用美好的语言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
整首诗语言简洁流畅,情感真挚感人,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谊和对他前途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