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庐山仙杏花,千树万树如丹砂。
照岩炫谷总春色,功成仙驾登紫霞。
淮南蒋氏今董奉,父子声名万金重。
圣朝国医非一手,蒋氏奇能比星凤。
凤池舍人写此图,贤贵固与凡民殊。
玉堂学士经济具,何啻报功论五株。
为行俭题五杏图赠院判蒋主善
昔日庐山仙杏花,千树万树如丹砂。
照耀岩石闪烁谷中,功绩成就后乘紫霞飞升。
淮南蒋氏如今称董奉,父子名声重如万金。
圣朝国医非一手之功,蒋氏奇能胜过星凤飞翔。
凤池舍人绘制此图,贤贵身份与凡民不同。
玉堂学士经济才干出众,怎能仅以报功论其功劳?
注释:
- 昔时庐(lú)山:指庐山。庐山在今江西九江。仙杏:传说中神仙食用的杏子。
- 照岩炫谷:形容山岩明亮、山谷明亮。总春色:形容春天景色美好无比。
- 功成:指完成大功。登紫霞:指登上天界。
- 淮南蒋氏:东汉末年的名士蒋诩,字伯修,南阳新野人,曾任过颍川太守等职。今董奉:东汉末年著名的隐士,隐居不仕,自称“卖药于市”。
- 圣朝:指唐朝。国医:指国手医生。
- 凤池:皇帝的近臣之官署。舍人:唐官名,掌管起草文书、传达诏命等事。
- 玉堂:即内史省,是唐代的官署名。学士:唐代官职名。
赏析:
《五杏图》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为友人行俭所画的五幅画题写的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仙杏的美丽景象,赞美了蒋氏父子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行俭深厚的友情和敬意。
首句“昔时庐山仙杏花”,点明了画面的主题——庐山仙杏。接着用生动的比喻,将仙杏比作丹砂,形象地描绘出其美丽动人的景象。然后,诗人又从侧面描写了仙杏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进一步突出了其珍贵和难得。
颔联“照岩炫谷总春色,功成仙驾登紫霞”,则是对仙杏生长环境的进一步描绘和升华。诗人通过描绘阳光照射在岩石和山谷上的情景,以及仙杏盛开的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同时,诗人也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友人行俭取得成就的祝贺和祝福。
颈联“淮南蒋氏今董奉,父子声名万金重”,则直接点明了画面中的人物——蒋氏父子。诗人以“今董奉”称呼对方,既表明了对方的高洁品质,又体现了自己的敬仰之情。接下来,诗人又通过描绘蒋氏父子的声名和地位,进一步展现了他们的非凡才能和高尚品格。
尾联“圣朝国医非一手,蒋氏奇能比星凤”,则是对画面人物蒋氏父子的评价和赞美。诗人认为,虽然当今的国手医生医术高超,但蒋氏父子的奇能却更加出色,甚至超过了天上的星辰和凤凰。这句诗既是对画中人物蒋氏父子的赞美,也是对友人行俭的赞赏和鼓励。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生动的形象描绘,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充分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艺术风格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