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襌心湛寂,身被七条衣。
端坐无言说,谁知精道机。
初来鹦渚见,又问岳阳归。
应忆松庵下,诸僧候锡飞。
诗句释义
1 老襌心湛寂:指修行者已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清净。
- 身被七条衣:可能是指穿着七种不同的袈裟,象征修行者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 端坐无言说:形容修行者保持沉默,不言语,可能是在沉思或进行某种精神实践。
- 谁知精道机:这里的“精道”可能指的是修行中的精妙之处或高深的哲理,而“机”则可能是指时机或契机,表示这些道理不是轻易可以领悟的。
- 初来鹦渚见:鹦渚可能是地名,也可能是比喻某个地方,这里描述的是修行者刚到达这个地方的情景。
- 又问岳阳归:岳阳可能指的是岳阳楼或其他与岳阳相关的地标,这里的“问”表示询问或探求。
- 应忆松庵下:松庵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如山林中的寺院或小屋,这里表示思念或回忆在那里的经历。
- 诸僧候锡飞:锡飞可能是指僧人等待锡(锡杖)归来,锡杖常用于佛教仪式,代表着修行者的身份和地位。
译文
老襌心湛寂,身被七条衣。
静默坐着不说话,谁知道其中的精深道理?
刚到鹦渚这个地方,又去询问岳阳的归期。
应该记得松庵下的岁月,那时的僧侣们都在等待锡杖归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修行者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首句“老襌心湛寂”,描绘了修行者内心的宁静与纯净,暗示着其深厚的修行基础。次句“身被七条衣”,则可能是形容其穿着不同颜色的衣物,象征着其修行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第三句“端坐无言说”,表现了修行者在静默中进行的深度思考或精神实践。接着,“谁知精道机”,表明这种内在的修养和智慧不是轻易能够领悟的。
接下来的几句诗展现了修行者在不同地方的经历。“初来鹦渚见”,可能是指他刚到达一个新的地方,或者正在经历某种转变。“又问岳阳归”,显示了他对于归宿的探寻和思考。最后两句“应忆松庵下,诸僧候锡飞”,则表达了他对过去在松庵下时光的怀念,以及那里的僧侣们都在等待锡杖归来的景象,这象征着他们的团结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描绘了一个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他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修行者对内在修养的追求和对外界变化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