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下青冥,银河会两星。
故人当远别,独棹发前汀。
晓月沧州路,秋风泗上亭。
芰荷香欲过,杨柳翠将零。
小邑连吴郡,青山满洞庭。
官居自有适,况乃坐谭经。
《七夕送丁侃吴江教谕》是一首由明代诗人杨士奇创作并收录于其古诗集中的诗作。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离别情绪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体现了作者对友情与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下面是具体分析:
- 诗句解读
- 玉露下青冥,银河会两星:这句诗描述了夜晚降临时的景象,月光下的银河清晰可见,两颗星星相对而照,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浪漫的氛围。
- 故人当远别,独棹发前汀:通过“独棹”一词,表达了诗人在分别时的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即将踏上旅途的决绝和坚定。
- 译文赏析
- 玉露下青冥,银河会两星:描绘了一幅银河璀璨、星光点点的美丽画面,让人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与神秘。
- 故人当远别,独棹发前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从容与淡定。
- 作者简介
- 杨士奇:明代文学家、政治家,以其丰富的文学成就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著称。
- 诗歌背景
- 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诗意推测,应为明代时期。
- 地点:不详,但结合内容可理解为吴江地区。
- 主题思想
-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不仅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还反映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 艺术手法
- 象征与比喻:如“银河会两星”象征着两位朋友的相遇与分离,具有深刻的寓意。
- 情景交融: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又有对人生离别的情感表达,二者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 文化价值
- 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此诗不仅展示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明代文化的宝贵资料。
这首《七夕送丁侃吴江教谕》不仅是杨士奇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明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个人对生活和世界的深刻感悟。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深刻性、情感丰富性和语言的精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