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孝德超前古,日日承欢在宝慈。
圣母圣皇天所祐,太平至乐万年期。
【注释】太平圣德诗:指《诗经·大雅·大明》中的“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奉圣母皇太后:指唐高宗李治。极天下之养爱敬之至深得欢心:极天下之养育、爱护、尊敬,使人民欢欣。圣人治道之本:指圣人治理天下的根本。为圣孝之诗:是一首颂扬皇帝对皇太后的孝心和孝行的诗歌。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说所作。全诗通过歌颂唐高宗的孝行,表达了作者对君主的赞美之情。
开头三句写皇帝对皇太后的孝敬。“九重”指宫禁之高,“孝德”指皇帝对皇太后的孝敬。“超前古”,意谓超越前人。“承欢”是侍奉的意思。“宝慈”,即宝慈殿,是太后的居住之所。“圣母圣皇”是皇帝李治的尊号。“天所祐”是指天地保佑他。“太平”是国泰民安的意思。“万期”表示希望,意思是希望永远保持这种局面。
“圣母圣皇”两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说明皇帝之所以能得到人民的欢心,是因为他能孝顺母亲。
“圣母圣皇天所祐”这一句,既表明皇帝得到了上天的保佑,又表明皇帝能孝顺母亲。
最后两句写皇太后的恩惠。“太平至乐万年期”,意谓愿天下永远太平快乐。“太平”指国泰民安。“至乐”是最高境界的快乐。“万年期”是指希望国家长治久安,永无变乱。
这首诗赞扬了唐高宗的孝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