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不见刘修撰,长在蓟门劳远思。
此日归来重晤对,清风潇洒旧襟期。
香和鼎俎春调膳,影上帘屏夕咏诗。
别后看梅相忆处,阳和独擅最南枝。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题梅赠显仁刘修撰

五年不见刘修撰,长在蓟门劳远思。

此日归来重晤对,清风潇洒旧襟期。

香和鼎俎春调膳,影上帘屏夕咏诗。

别后看梅相忆处,阳和独擅最南枝。

我们逐句进行分析:

  1. 题目:这是一首送别诗,以梅花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刘修撰的深情厚谊。
  2. 注释:
  • 蓟门:指的是北京古称蓟城,是古代的重要门户,这里代指京城。
  • 显仁:可能是刘修撰的字或号。
  1. 赏析:首句“五年不见刘修撰”,诗人与刘修撰分别已经五年,时间虽然不长,但距离之长足以让人产生思念之情。接下来的两句“长在蓟门劳远思”进一步点明了诗人因思念友人而长时间地留在京城。
  2. 第二句“此日归来重晤对”,诗人终于回到了与刘修撰相会的地点,两人重逢的喜悦溢于言表。
  3. 第三、四句“清风潇洒旧襟期。香和鼎俎春调膳,影上帘屏夕咏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美好的生活画面。诗人与刘修撰一起欣赏清风、品味美食、交流诗歌,共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日子。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结尾两句“别后看梅相忆处,阳和独擅最南枝。”则巧妙地运用了梅花的意象。诗人通过观察梅花的生长状态,想到了刘修撰,表达了自己对刘修撰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使用了“阳和”这一词汇,既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又表达了对刘修撰的祝愿。

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形式,展现了诗人与刘修撰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和用词也富有诗意,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