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文印中州去,洛水嵩山岁屡经。
庠序育才元不易,道途揽辔未曾停。
岂无贾谊闲怀策,恐有尧夫隐在坰。
圣代咨询凭使者,封章会见达明庭。
【注】文印:官印。中州:今河南、山西一带。
洛水:指洛阳。嵩山:指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北。
庠序:古代的学校。贾谊:西汉著名文学家,被排挤出朝后著有《吊屈原赋》、《鵩鸟赋》等。尧夫:北宋哲学家张载的字,他隐居于嵩阳书院(在河南登封县),自号“伊川”。
咨询:询问,征求意见。圣代:圣明的时代。
【译】
你提着那枚大印去中州,那年头岁末又经洛水嵩山。
学校培育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本不容易。
难道没有像贾谊那样因怀才不遇而忧愁?
担心有人像尧夫一样隐居不出吧。
圣明之世要广泛征求意见,你的奏章一定能上达朝廷。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通过送别,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踏上仕途的祝贺,对友人前途的关切和祝愿,以及对自己政治理想的追求。
“手提文印中州去”,是说朋友将拿着朝廷颁发的文职官吏的大印,到中州(即今河南)去上任了。这一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既表现了友人即将离开京城这一事实,又表明了诗人与这位广哲佥事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风气,官员一旦被任命,就必须带着自己的文印去上任。
“洛水嵩山岁屡经”,是说自从洛阳到嵩山的路上,已经多次经过。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为了引出下文,表达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为下文“庠序育才元不易”作了铺垫。
“庠序育才元不易”,是说治理国家培养人才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这里的“庠序”指的是古代学校,也就是今天的各级各类学校。这句诗是借用典故来赞美友人将要担任的新职——地方官,并以此勉励他要勤勉尽责,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
“道途揽辔未曾停”,是说道路漫长,旅途艰险,但他却从未停下脚步。这句话既是对友人的劝勉,也是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踏上仕途的祝福,希望他能够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不断前行。
“岂无贾谊闲怀策”,是说不是没有像贾谊那样心怀抱负、才华横溢的人才吗。这句诗既是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又是对他即将踏上仕途的一种期待。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许多政论文都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被誉为汉代“骚雅之祖”。诗人以贾谊自比,表示希望友人能够像贾谊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
“恐有尧夫隐在坰”,是说恐怕有人像尧夫一样隐居不出吧。这里的“尧夫”指的是北宋哲学家张载,他的字就是“尧夫”。尧夫曾经隐居于嵩阳书院,自号“伊川”。这句诗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勉,希望他不要像尧夫那样过于消极地看待生活和理想,而是要积极进取,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圣代咨询凭使者,封章会见达明庭”,是说圣明的时期需要广咨博采的意见,你的奏章一定能上达朝廷。这里的“圣代”指的是圣明的时代,“咨询”是指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使者”是指朝廷派遣来的使者,“封章”是指密封上的奏章,“明庭”是指朝廷。这句诗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自己的期许。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这也是诗人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认识和把握。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友人即将踏上仕途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贺、关怀和期望。同时,它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报国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