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朝国史奏书成,济济官曹进秩荣。
郡守方需汉博士,泮宫行对鲁诸生。
莺啼燕语连城绿,水色山光绕郭清。
应似高斋赵阅道,卷帘吟咏畅幽情。

【解析】

题干的“赏析”是考查诗歌的写作手法。本首诗为送别诗,通过送别来表达作者对梁绍辉教授的祝愿。全诗四联,第一联点明送别的原因——两朝国史奏书成,第二联写梁绍辉进秩荣,第三联借景抒情,写郡守需要汉博士;第四联以赵阅道自喻,希望梁绍辉能吟咏出幽情。

【答案】

译文:

两朝的国史都写成了奏书,官署里的人都得到了升迁和荣誉。

郡太守正需要像汉朝的董仲舒那样的学者,泮宫里的学子们要行对鲁诸生之礼。

莺啼燕语,连城绿荫,水色山光,清幽宜人。

应该像高斋赵阅道那样,卷帘吟咏畅幽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送别来表达作者对梁绍辉教授的祝愿。诗人先从朝廷说起,说明梁绍辉在两朝国史上都成了奏书,官署的人也都得到了升迁和荣誉。接着,诗人写郡太守正需要像汉朝的董仲舒那样的学者,泮宫里的学子们要行对鲁诸生之礼。最后,诗人以赵阅道自喻,希望梁绍辉能吟咏出幽情。全诗四联,前两联点明送别的原因,后两联写郡太守需要像汉朝的董仲舒那样的学者,泮宫里的学子们要行对鲁诸生之礼。

“两朝国史奏书成”,表明梁绍辉在两朝国史上都成了奏书,官署的人也都得到了升迁和荣誉。这一联中,“两朝”“国史奏书成”等词语突出了梁绍辉在两朝国史都作了贡献的事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梁绍辉的敬仰之情。

“郡太守方需汉博士”,表明郡太守正需要像汉朝的董仲舒那样的学者。这一联中,“方”字突出了梁绍辉被推荐为郡太守的需要,“汉博士”则体现了梁绍辉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特点。

“莺啼燕语连城绿,水色山光绕郭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一联中,“莺啼燕语”与“水色山光”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同时,“连城绿荫”与“绕郭清”也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

“应似高斋赵阅道,卷帘吟咏畅幽情”,以赵阅道自喻,希望梁绍辉能吟咏出幽情。这一联中,“应似”“卷帘”等词语都表达了诗人对梁绍辉的期望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