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乡六千里,念别思悠悠。
共是江南客,君乘使者舟。
折梅将远意,擢桂重名流。
捧檄升堂日,承欢慰白头。

注释:

去乡六千里,念别思悠悠。

离开家乡有六千里之遥,思念亲人之情难以言表。

共是江南客,君乘使者舟。

我们都是江南的游子,你乘坐着使臣的船只。

折梅将远意,擢桂重名流。

折下梅花寄托我的远行之意,提拔桂花彰显你的声誉。

捧檄升堂日,承欢慰白头。

捧着朝廷的公文上朝时,享受亲情的温暖让人感到幸福。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江南为背景,通过送别和赠言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首联“去乡六千里,念别思悠悠。”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送别的场景,离家万里的游子,在离别之际不禁思绪万千,怀念故乡之情难以抑制。这里的“去乡”指的是诗人自己,而“六千里”则是形容离家的距离之远。

颔联“共是江南客,君乘使者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身份关系,他们都是远离家乡的游子,而朋友则乘着使者的船只前来相送,这样的场景显得更加凄凉而又温馨。

颈联“折梅将远意,擢桂重名流。”诗人巧妙地将梅花与桂树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梅花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而桂树则代表着高洁的品质。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在远方保持这种精神,同时受到人们的赞誉和尊敬。

尾联“捧檄升堂日,承欢慰白头。”诗人以朝廷的公文和家宴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和祝福。在这里,“捧檄”意味着手持公文,象征着责任和担当;“升堂”则暗示着官场的升迁和荣耀;“承欢”则表示享受亲情的温暖和幸福;“慰白头”则是表达对友人年老体衰的关心和安慰。

整首诗情感丰富,通过对送别、赠言和祝愿等元素的巧妙组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美好的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