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萧德迪,苦志事题诗。
含咏常忘暮,抽思无倦时。
云边写素瀑,岩下发华芝。
万里劳相寄,聊酬青凤枝。
注释:寄给萧德迪的诗
桃源中的萧德迪,苦心经营自己的诗歌。
吟咏常常忘记时间,写作时没有疲倦的时候。
在云雾缭绕的地方书写瀑布,在岩石上发现华芝。
万里之遥来相寄,聊以酬谢青凤枝。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优美的诗句赞美了萧德迪的诗才,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桃源萧德迪,苦志事题诗。
含咏常忘暮,抽思无倦时。
云边写素瀑,岩下发华芝。
万里劳相寄,聊酬青凤枝。
注释:寄给萧德迪的诗
桃源中的萧德迪,苦心经营自己的诗歌。
吟咏常常忘记时间,写作时没有疲倦的时候。
在云雾缭绕的地方书写瀑布,在岩石上发现华芝。
万里之遥来相寄,聊以酬谢青凤枝。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优美的诗句赞美了萧德迪的诗才,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注释】 1.过武城县:路过武城县。武城,今山东省夏津县。在黄河之南,为鲁西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低洼,多湖泊沼泽地带,农业不发达。 2.河上皆民舍:河滩上布满了民舍,即水边有众多人家。 3.波光映苇扉:水中的波光倒映在芦苇门扉上,形容水天一色,景色优美。 4.青裙沽酒过:穿着青色裙子的女子买酒经过此处。这里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青裙女子,沽酒而过,充满了生活的韵味和情趣。 5.白发载鲜归
注释: - 草色荫松门:草木的颜色覆盖了松树林的门。 - 青山绿树村:村庄周围都是青山和绿色的树木。 - 种蔬成小圃:在院子里种植蔬菜,形成了一个小型的菜园。 - 饮水必澄源:饮用水必须来自清澈的源头。 - 每究贤人乐:经常探究贤人的欢乐。 - 时同静者论:时常与安静的人讨论。 - 穷通自有分:无论贫富都有自己的道路。 - 非为薄华轩:不是为了装饰华丽的车轿。 赏析:
诗句释义 1 "高居傍城阙,隙地富园林。" 注释:居住在靠近城墙的地方,拥有一块间隙之地来建造花园。 2. "天风下修竹,锵锵韵玉琴。" 注释:在天空的微风中,吹动着修长的竹子,发出清脆的声音像玉琴的弹奏。 3. "浮觞清沼曲,憩石碧梧阴。" 注释:漂浮在清澈的池塘旁,在碧绿的梧桐树下休息。 4. "别有闻佳咏,因之仰素心。" 注释:听到了优美的诗篇,因此仰望自己的纯真心灵。 译文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铁马载雕弓,身轻百战中。 注释: 铁马 - 指装备有铁甲的战马,象征勇猛;雕弓 - 形容武器精良,如雕般精美。这句话描绘了魏将军骑在威武之马上,手持精工制作的弓箭,身轻如燕,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场景。 2. 圣朝初偃武,高爵竟论功。 注释: 圣朝 - 指贤明的朝代,这里特指唐朝;偃武 - 停止战争,这里表示朝廷开始重视文化与修养;高爵 - 指高位,此处指官职或爵位
【注】舒有常:人名,字不详。 永春:地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诗人与友人在文明世相遇的幸运,但谁肯甘心作一介草民;二联写友人将去往永春赴任,九月将到闽中;三联写友人将要离开吴门、海津,诗人对友人寄予了深切的厚望;末联写友人当政时一定会像管仲、萧何一样治理好百姓,为百姓造福。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幸际文明世,谁甘畎亩民。”幸际:有幸遇到。畎亩民:指平民百姓。此句言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歌,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典故等,然后结合注释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家惟经籍富,数世坐丘园”一句中“惟”,只有;“数世”,几个世代,多代;“坐丘园”指在山野间居住,过着隐居的生活。此句的意思是:家中书籍丰富,几代人都在山居闲居。 “善乐承先训,心清味道言”一句中“善乐”,喜好音乐
【注】林塘:山中的池塘,即“林泉”。 金门:《论语》载:“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居其位,谋其政。’”孔子认为君子应当“有耻且格”,因此说:“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为政》。 西园:洛阳名胜之一,位于城西。 繁阴:茂密的树荫。 轻浪:细碎的水花,亦指细小的波浪。 玩芳:欣赏芳香,指赏花或品茶等。 坐久:坐着时间较长。 延月:拖延时间,多用以表示对人的挽留,此处指晚归。
【注释】 高巨川:即高骈,唐代诗人。临江:临安,今浙江杭州。 保障:指代作者本人。 耆旧:年老而德高望重的前辈。 令仪:美好的德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晚年归隐后的所作,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首联“保障临江曲,荒城已半隳。”意思是说,我的祖辈曾经在临安这个地方建立过功业,可是如今只剩下一些破败的城墙了。这里用“保障”指代自己的家世和家族,“临江曲”指的是临安一带
【注释】 高邮:地名,在今江苏省。 四顾:四面环视。 苍茫极远天:形容视野开阔,天地相接,无边无际。 水云涵郡郭:指水面上飘荡的水雾和云彩映衬着高邮的城郭。 粳稻被湖田:指湖田中长满了粳稻。 草舍津头市,菱歌柳外船:指渡口边有卖草屋的商贩,湖边有唱着菱歌划着船的歌女。 羁愁念前路,非为别离牵:因旅途劳顿而感到忧愁,并不是因为离别而牵挂。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离开家乡到外地去时所见所感
这首诗是诗人观海而创作的,作为临海令的作品。 第一句“作县临东海”,描述的是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环境。 第二句“当年眺览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第三句“水云连浩渺,心境合昭融”,描绘了诗人在海边的所见所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第四句“已惬观澜趣,还思作楫功”,反映了诗人对海洋的热爱和对治理海洋的愿望。 最后一句“有才终利涉,非比望洋同”
题竹赠彭同知 - 分得筼筜谷,翛翛翠一竿。 - 筼筜谷:地名,指竹子生长的地方;翛翛翠:形容竹杆挺拔、清翠。一竿:竹节或竹竿,此处指竹子本身;竹:一种植物,这里指竹子。 - 曾闻裁作简,不假制为冠。 - 裁作简:制作成书写用的竹简;不假:不需;制为冠:制作成人的帽子。简:古代写字的竹片;冠:帽子。 - 势接丹霄近,清宜白日看。 - 势:形势;丹霄:天空中的红色云霞;近:接近、靠近;清宜白日看
【注释】 兰陵传谱系:指萧玄立家族世世代代为官,兰陵是地名。 两鬓雪霜侵:形容人年老,两鬓斑白如雪。 医业过三世:医生的医术已传承了三代。 仙方抵百金:药方可以价值百金。 橘香苏氏井:苏氏的井边有橘子香味。 杏艳董家林:董家的林子里有杏花的香味。 更着梅花好:再加上梅花更加美丽。 光辉利济心:照亮和救助他人的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与友人分别前赠予友人一首诗
注释: 去乡六千里,念别思悠悠。 离开家乡有六千里之遥,思念亲人之情难以言表。 共是江南客,君乘使者舟。 我们都是江南的游子,你乘坐着使臣的船只。 折梅将远意,擢桂重名流。 折下梅花寄托我的远行之意,提拔桂花彰显你的声誉。 捧檄升堂日,承欢慰白头。 捧着朝廷的公文上朝时,享受亲情的温暖让人感到幸福。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江南为背景,通过送别和赠言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注释】: 曾题南野墓,主孟复云亡。 南野墓地,是陈母曾经题诗的地方。 南野,指东汉末年南阳人张衡的墓。“南野”在这里代指陈母的坟墓。 主孟复云,陈母在世时为孟氏妇,死后又被称为孟氏。 孟氏,指陈母生前的丈夫。 八帙又三岁,诸孙泣满堂。 八帙,指八帙书,即《礼记》。八帙书,是古代的一种书籍。 又三年,指陈母去世后已经三年。 诸孙,指陈母的孙子们。 泣满堂,形容陈母的孙子们非常伤心。 母仪乡里重
【注释】 ①宠命:皇帝的恩命。膺边寄:担负边疆重任。 ②天书焕紫泥:指皇帝下诏,赐以御用诏书(“紫泥”是皇家专用封缄)。 ③九秋:秋季,这里泛指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 ④度关西:从长安出发,经甘肃至陕西、四川,再出四川入云南,为古称“蜀道”。 ⑤著豸金横带:穿有犀牛皮制腰带(“豸”是古代的一种官服,即朝服)。 ⑥乘骢玉作蹄:骑有玉饰马鞍的骢马。 ⑦光宠赐鞶犀:受到皇帝宠信
这首诗是诗人对晋江何氏怡寿堂主人的颂扬。 第一句“圣代多耆寿,何家有凤毛。”表达了诗人对何家的尊敬和羡慕。圣代指的是繁荣昌盛的时代,多耆寿则意味着在这个时代中有很多长寿的人,而何家则因为有这样的长寿家族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何家的家族中有像凤凰一样的长者,这既是对他们家族的赞美,也是对何家长辈的敬仰。 第二句“谖明承日暖,椿老拂云高。”则是对何家的长辈们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