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破残腊,溪壑惊龙蛇。
有如胸中物,芒角不可遮。
感此芳岁遒,健者夫如何。
煦妪命儿童,我静汝勿哗。
椒酒未尽倾,街鼓已三挝。
微吟杜陵句,可怕暮景斜。
勖哉今夕心,十年岂蹉跎。
一笑问三彭,此语将无夸。

【注释】

和坡公岁暮三诗 其三:此诗是苏轼为和友人李常(坡公)在岁末写的三首诗中的最后一首。“岁暮”,即年终。

守岁:除夕之夜,旧俗以守夜待岁,故名“守岁”。

春风破残腊,溪壑惊龙蛇。春风如来,吹破了残冬的腊月,溪山草木被惊醒,龙蛇出洞,虎啸风生。

有如胸中物,芒角不可遮。这两句比喻心志高远的人,胸中所抱的抱负与壮气犹如春天里的万物,锋芒毕露,无法遮掩。

感此芳岁遒,健者夫如何。感叹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豪杰们又将何去何从?

煦妪命儿童,我静汝勿哗。春光和煦,母亲叫孩子们不要吵闹。诗人在这里用“煦妪”,指慈母。

椒酒未尽倾,街鼓已三挝。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货,街上的鼓声已经响起了三次。

微吟杜陵句,可怕暮景斜。轻轻吟唱着杜甫的诗句,令人害怕的是暮色将晚。

勖哉今夕心,十年岂蹉跎。勉励自己珍惜今夜的时光,十年光阴岂能虚度。

一笑问三彭,此语将无夸。开怀大笑地询问三位老者,这样的豪情难道不值得夸耀?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和友人李常(坡公)在岁末所写的《和坡公岁暮三诗》中的第三首。此诗写除夕守岁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历史的感慨。

开头两句“春风破残腊,溪壑惊龙蛇。”描绘了一幅新春景象。“春风”象征着新春的到来,“破”字用得十分传神,把春风吹动大地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溪山草木在春风的影响下被惊醒,“龙蛇出洞”,仿佛是它们要冲破束缚、挣脱羁绊,展现出勃勃生机。这两句既点明了时间是在除夕之夜,又烘托了新春到来的喜悦气氛。

接下来“有如胸中物,芒角不可遮。”两句则是借胸中之物比喻自己的抱负与壮气。“芒角”一词形容锐气的锋芒,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雄心壮志。虽然心中充满了宏伟的抱负,但这种抱负与壮气却无法遮掩得住,只能让它如同春风吹过的草木一样,自然流露出来。

接下来“感此芳岁遒,健者夫如何?”感叹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豪杰们又将何去何从。这两句既是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也是对那些英雄豪杰们的呼唤。他们正值青春年少,正值壮年时期,应该奋发有为,建功立业。但现实却让他们感到困惑和无助,不知如何是好。

接下来的四句是写除夕之夜的风俗活动。“煦妪命儿童,我静汝勿哗。”这句的意思是说,慈祥的母亲叫孩子们不要吵闹。“煦妪”指的是慈祥的母亲,“命儿童”则是指让孩子们不要吵闹。这里用“煦妪”来形容母亲的温柔贤惠,同时也暗示了她的关爱之情。而“我静汝勿哗”则是告诉孩子们在守岁时要安静下来,不要吵闹扰人。这四句既表现了除夕夜的宁静祥和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生活的温馨感受。

紧接着“椒酒未尽倾,街鼓已三挝。”两句是描写新年的气氛。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货,街上的鼓声已经响起了三次。这两句通过对新年气氛的描述,烘托出除夕夜晚的热闹场景,同时也暗示了新年的喜庆和欢乐。

接着是“微吟杜陵句,可怕暮景斜。”两句则是借用杜甫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感慨。杜甫曾在许多作品中表达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借用杜陵句也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哀叹。而“暮景斜”则是指夕阳西下的景象,暗喻着人生的衰老和迟暮。这两句通过杜甫的诗句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担忧。

“勖哉今夕心,十年岂蹉跎。”两句则是勉励自己珍惜今夜的时光,十年光阴岂能虚度。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和期许。他希望能够珍惜现在的每一刻时光,不要虚度光阴,要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除夕之夜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使整个作品更具有了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