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战笠泽,两翼分精兵。
还忆会稽时,此曹多未生。
丁年怀大辱,白首定雄名。
蚩蚩燕太子,克期遣荆卿。

《咏史二十四首·其二十四》是明代诗人黄淳耀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 越王战笠泽,两翼分精兵。

此句描绘了越王在战前的情景,他正站在笠泽边准备迎战敌人。”越王”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越国君主勾践,他曾经被吴国打败,后来卧薪尝胆,最终复国成功。这里的“战笠泽”可能指的是一场重要的战斗即将开始,而“两翼分精兵”则形容军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准备投入战斗。

  • 还忆会稽时,此曹多未生。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他回想起自己年轻时参加会稽之战的情况。“会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或事件。这句诗暗示了那些年轻有为的人可能还没有出生或尚未参与其中,表达了一种时光流转、英雄辈出的感慨。

  • 丁年怀大辱,白首定雄名。

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年轻时所经历的屈辱和老年时的荣耀。”丁年”指的是壮年时期,而”怀大辱”则表示年轻时期承受了巨大的耻辱。”白首”则是指年老时期,”定雄名”则表示在晚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或名声。

  • 蚩蚩燕太子,克期遣荆卿。

最后一句诗中的“蚩蚩燕太子”指年轻的燕太子丹,他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太子,也是著名的刺客荆轲的朋友。这句诗可能暗示了燕太子丹与荆轲的友谊以及他们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克期遣荆卿”则可能是指燕太子丹按照既定的计划派遣荆轲前往刺杀秦王的故事。

《咏史二十四首·其二十四》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命运。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魅力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