铄石始南薰,折绵始微凉。
秋鸿随阳来,春燕定巢梁。
哲人见未形,如矢来无乡。
风诗戒绸缪,周易谨履霜。
此意久欲吐,复恐吾言长。

铄石始南薰,折绵始微凉。

铄石:灼热的石头;南薰:来自南方的暖气;折绵:指寒风;微凉:稍觉凉爽,这里指秋末。

注释:炽热的石头开始带来温暖的南风,寒风初起,让人感觉稍稍有些凉爽。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秋季天气由炎热逐渐转寒的过程。诗人从南面吹来的炽热的石头所带来的温暖开始,逐渐转变为寒气袭人的冷风,使人感到一丝清爽。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秋天气候的变化,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感受和深刻观察。

秋鸿随阳来,春燕定巢梁。

注释:秋日的大雁随着太阳的方向飞行而来,春天的燕子在屋檐上筑巢定居。

赏析:诗人以大雁和燕子为象征,描绘了自然界中生物随季节更迭而变化的生动画面。大雁随着太阳的移动而向南飞去,象征着秋天的到来;燕子则在屋檐上筑巢定居,代表着春天的到来。这些景象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规律性变化,也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哲人见未形,如矢来无乡。

注释:有智慧的人能洞察事物的本质,就像箭没有固定的目标一样。

赏析:这句诗借用“箭”这一意象,强调了智者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能力。箭虽然射出后有固定的目标指向,但真正的智慧在于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不被表象所迷惑。这种智慧是无形的,无法被固定的目标所限制,而是追求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洞察。

风诗戒绸缪,周易谨履霜。

注释:风的诗句警示人们要提前准备,易经谨慎应对即将到来的困难。

赏析:这句诗通过风和易经的象征,传达了一种顺应自然、预见未来的思想。风的诗句告诫人们要像对待风一样,时刻保持警觉和准备,以免被突如其来的困难所困扰。同时,易经中的谨慎态度也提醒人们要认真对待每一个阶段,不要轻视即将面对的挑战。

此意久欲吐,复恐吾言长。

注释: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一直想表达这个观点,但又担心自己的话过于冗长。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深知自己的内心想法和观点需要表达出来,但又害怕因为过于冗长而导致言辞不清、难以理解。这种矛盾反映了诗人在表达过程中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控制,同时也揭示了他对语言表达的敏感性和谨慎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