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者自云妍,言丑辄不喜。
抚镜百丑呈,何与言者事。
刀蜜不可尝,谏果有深意。
古来苦硬人,我独不相值。
飞光转檐宇,流暮何其驶。
四十嗟无闻,百念都弃置。
丑的人自称很美,说丑人却不高兴。
对着镜子百丑呈现,和别人说的又有何关系?
刀蜜不能吃,劝诫的话很有深意。
自古以来苦硬的人,我偏偏不与他相值。
飞光转檐宇,流暮何其迅速。
四十岁了没有声望,所有的思念都放下了。
丑者自云妍,言丑辄不喜。
抚镜百丑呈,何与言者事。
刀蜜不可尝,谏果有深意。
古来苦硬人,我独不相值。
飞光转檐宇,流暮何其驶。
四十嗟无闻,百念都弃置。
丑的人自称很美,说丑人却不高兴。
对着镜子百丑呈现,和别人说的又有何关系?
刀蜜不能吃,劝诫的话很有深意。
自古以来苦硬的人,我偏偏不与他相值。
飞光转檐宇,流暮何其迅速。
四十岁了没有声望,所有的思念都放下了。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上石湖诸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接下来将逐句进行解读: 1. 春水浑无际,吴天总欲浮。 - 注释:春天的湖水广阔无边,天空似乎要飘浮上去。这里的“浑无际”形容水面宽阔,无边无际;“吴天”指的是吴越地区的天空,“总欲浮”则表现了天空与水面相连的景象,给人一种轻盈飘渺的感觉。 - 赏析:诗人在春日里游览石湖诸山,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诗句释义 1. 微风山磬落:这句描绘了清晨的宁静景象,微风轻轻吹过,山谷中传来阵阵磬声。这里的“山磬”指的是佛教中的法器,常用于诵经时敲打以引起共鸣。 2. 小艇与烟平:诗人乘坐的小艇在平静的水面上游动,与天空相接,仿佛与烟雾融为一体。这里的“烟平”形容水面与天空的界限模糊,给人一种朦胧美。 3. 棹发鱼龙气:船只划动,激起水波,仿佛有鱼龙之气从中散发出来
【注释】 四桧:即东晋的王右军祠中的四株桧树。 碧殿:指王右军祠。 苍苍:高大茂盛的样子。 争拗:争斗。 鬼见尽惊奔:见“鬼”字,便吓得逃窜。 直根:挺拔的根。 何物镇山门:这棵大树是什么地方来的? 【译文】 王右军祠里的四株桧树,在碧殿中矗立着,阴风阵阵吹过,它们依然挺立着。 雷声轰隆,那四株老桧树被雷火烧得更加挺拔,它们相互争斗着,好像要与雷神较量。 鬼怪见到它都吓得逃跑了。
萤 旅夜风灯灭,疏萤亦有情。 对飞开更阖,独坐晦还明。 书卷如憎少,房栊只益清。 井阑相似处,归梦最能生。 注释: 1. 萤:一种昆虫,通常在夜晚发光。 2. 旅夜:指旅行中的夜晚。 3. 风灯:风中的灯笼,光线微弱。 4. 疏萤:稀疏的萤火虫。 5. 有情:充满情感。 6. 对飞:即对光飞行,形容萤火虫的光芒与周围环境形成对比。 7. 开更阖:即开合,形容萤火虫的光芒时开时合,如同开关一样。
半塘寺 半塘禅寺古,屈铁变樛枝。 白业三生力,苍烟六代思。 法衰龙象至,经妙鬼神悲。 一悟真空理,沧江月上迟。 注释: 1. 半塘禅寺古:半塘禅寺历史悠久。 2. 屈铁变樛枝:形容树木弯曲生长。 3. 白业三生力:表示对佛法的信仰和力量。 4. 苍烟六代思:形容对历史的怀念和思考。 5. 法衰龙象至:表示佛法衰退,龙象(佛教中代表智慧和力量的象征)来到这里。 6. 经妙鬼神悲:经文精妙
泛舟西湖 碧水风吹皱,朱尘雨浥清。 纤歌何处接,慢舸不知行。 骏马盘堤疾,珍禽坐树轻。 夕阳何淡淡,山气莫能名。 译文: 碧波荡漾,微风拂过水面轻轻泛起涟漪, 朱红色的尘埃被雨水洗涤得更加清新洁净。 轻柔的歌声在哪里传来,缓缓前行的船只仿佛失去了方向。 健壮的马匹在堤岸上疾驰,珍奇的鸟雀停留在树上悠闲自得。 夕阳渐渐变得朦胧,天空中的山气难以形容其美妙。 赏析:
【注释】 水势:水面波涛汹涌。 峰文:山峰。午午:太阳,这里代指太阳。 春风随处著:春风拂过之处。著:吹动。 曲岸:曲折的河岸。 长天:天空,辽阔的天空。 去鸟愁:飞走的鸟儿。 十年疲物役:连续多年被征役服役。 愧沧洲:惭愧于苍翠的江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京途中所作。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篇意境开阔而浑茫。“水势沄沄大”一句,写江水汹涌,波涛滚滚,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湖上夜景的诗。下面是对每句话的解释和赏析: 1. 夜泛鸳湖 - 描述了一个夜晚,诗人乘坐船只在鸳鸯湖上游览的情景。 2. 积水月涓涓,月斜舟稍前。 - 月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一条条细细的波纹,而月亮倾斜了,使得船稍微偏向前方。 3. 归渔摇艇火,宿鹭定湖天。 - 归家的渔民摇着船桨,点燃了船上的火把;栖息在湖上的野鹭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是天空中的一颗星。 4. 遥指塔相对
【解析】 此诗为登高怀古之作。“松陵晚眺”是全诗的首句,起兴。“日暮”点出时间,“登临”表明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和行动,表达了一种闲适、淡泊的心境。“孤城”点明所望之景,“聊”字则表现出诗人的寂寞无聊。颔联写景,上句写湖天景色,下句写市容景观。颈联写景,“芳草”、“绿杨”都是春天的象征物,诗人看到“芳草”,想到自己“叹前路”;看到“绿杨”,想到“惊旧条”。尾联写景,尾句以燕子归巢结束全诗。 【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为与凡鱼异”意思是我与众不同;“翻令尺水藏”意思是反而使小小的水里隐藏着我;“半豹具文章,远害身长活”意思是半张豹皮,却有文章的气度,远离伤害,身体得以长久生存;“娱人趣暗伤”意思是娱乐人,自己却暗中受伤害;“好投空阔去”,喜欢独自离去,不再与人来往;“尔我本相忘”意思是我们之间本来没有牵挂和牵绊。 【答案】 译文:
【译文】 正风何冲融,楚骚浅以迫。 元封逮建安,祖述递阡陌。 波澜涨庾鲍,酋帅雄甫白。 崎岖文章境,坐使堂奥窄。 吾观道与文,不啻分主客。 永言思无邪,性情有真宅。 注释: - 正风何冲融:正风是指古代的雅乐,冲融则形容其和谐流畅。 - 楚骚浅以迫:楚骚是指屈原的《离骚》,这里的“浅”表示过于浅显,“迫”则表示过于急促。 - 元封逮建安:元封是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建安是东汉末年的年号
【注释】 《杂诗十一首》其八:汉儒于六经,寝食犹农桑。千百存什一,𩥫驳米与糠。后人恣拣汰,适道资赢粮。 “我耕君食之”:指农夫辛勤劳作,为皇帝提供食物。 侧闻斲轮言,冥会神无方。林中日观易,如举瑶池觞。 “侧闻”:偏听,私下听到。 《庄子·天地》:“吾丧我。” 冥会:深通。 “林中日观易”:《庄子·天地》:“昔者庄周梦为胡蝶……俄然觉,则蘧蘧(qúqú)然周于天下。” “如举瑶池觞”
和杂诗十一首·其九 昨预曲江游,龙楼拜玄端。 有诏推史才,惭愧丘明迁。 贞女耻自衒,硁硁已华颠。 我岂利齿哉,名可啖而餐。 东方隐金门,庞蕴空世缘。 季孟参处之,志在渊明篇。 注释与解读: 1. “昨预曲江游” - 曲江游:指唐朝诗人杜甫曾游览的曲江。 - 龙楼拜玄端:古代官员常穿玄衣,此处可能形容杜甫身着官服,在朝廷中进行礼仪性的活动。 2. “有诏推史才” - 推史才
【注释】 ①楚豫:楚,指战国时楚国的都城陈。豫,古国名,在今河南省境内。②虎传翼:传说有一只老虎因翅膀折断而无法飞翔,于是它请人给它装上翅膀。③腾翥(zhù):飞腾,向上冲。④长策:高明的策略。⑤适屦(jū)虑:穿鞋时担心脚太大或太小。⑥维水载覆舟:语出《诗经·小雅·都人士》,意思是说大河里的船被水的浮力托着,可以漂浮在大水中,一旦水浅了,就会沉没。⑦国侨: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字国侨,郑国大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杂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夸者争荣名,几人能至老。 - “夸者”指那些喜欢炫耀的人。 - “争荣名”意为争夺名誉和名声。 - “几人能至老”意思是说有多少人能一直追求到老。 - 这里反映了一种对名利看淡的态度,指出了人们往往在年轻时追求功名,但很少有人能够长久地享受这些荣誉,最终会因为名利而失去生命或健康。 2. 孔翠伤其尾,明膏不自保。 -
【注释】: 细物有蚍蜉,撼树不自量。 下士笑大道,如路拟诸房。 翼然望觚棱,何者为中央。 河汾称释迦,龙门纪伯阳。 信美未探本,多歧误羊肠。 【赏析】: 此诗首句“细物有蚍蜉”,以蚍蜉喻指渺小而无知的人类,蚍蜉虽小,但能撼大树。后两句则用“下士笑大道”和“如路拟诸房”,比喻那些浅薄的人嘲笑大道、如同在道路旁边模仿房子一样没有自己的主见。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于这些无识之徒的看法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