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蹈孔孟,遇物心依依。
孤灯倚空壁,思借寒女辉。
力少意自多,如走不逐飞。
盛夏赋行役,淩冬复来归。
崎岖何所得,所得寒与饥。
逝展丈夫雄,永释儿女悲。
注释:
平生踏步孔孟,遇到事情总是依依不舍。
孤灯斜倚在空壁之上,想要借女子的微光来照亮自己。
力量有限但心意却无限,如同行走而不追赶飞鸟。
盛夏时节我在外奔波,寒冬来临我又返回家中。
崎岖的道路上我得到了什么,只是得到了寒冷和饥饿。
展开丈夫的雄壮,永远释解儿女的悲情。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贫困士人生活的同情与理解的诗。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贫困士人在艰苦生活中的种种遭遇,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深关切和理解。
首联“平生蹈孔孟,遇物心依依。”诗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引子,表达了对贫困士人的深深同情。他一生追随孔孟之道,但在面对世间万物时,内心依然充满了依依不舍之情。这里的“孔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的合称,代表了儒家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诗人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也体现了他对贫困士人的关心和理解。
颔联“孤灯倚空壁,思借寒女辉。”诗人在夜晚独自倚靠在空荡荡的墙壁上,心中渴望能够借到女子的微光。这里的“寒女”指的是贫穷的女子,她们常常需要依靠别人的帮助才能度过难关。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贫困女子的同情和关心。
颈联“力少意自多,如走不逐飞。”诗人虽然身体虚弱,但是内心却充满了力量。他就像一只鸟儿一样,虽然不能像其他鸟儿那样飞翔,但却能在地面上自由自在地生活。这里的“如走不逐飞”比喻了贫困士人虽然处境艰难,但并不放弃追求和努力,他们有自己的目标和信念。
尾联“盛夏赋行役,淩冬复来归。”诗人在盛夏时节被迫离开家乡去外地谋生,冬天又不得不回到故乡。这里的“赋行役”是指被迫离开家乡外出谋生,而“來归”则意味着归来。诗人通过这一描述,表达了对贫困士人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通过描绘贫困士人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深关注和理解。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展现了诗人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