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州陈迹黯悠悠,泪滴遗文不自收。
讥评小诗如法律,提携晚进胜同游。
松圆阁在苔应满,花信楼空月自流。
独有禅心将得去,幻形真作渡神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西州陈迹黯悠悠,泪滴遗文不自收”,意思是:西州的遗迹黯然无光地长存着,我流不尽的是眼泪,我无法收拾起这些文字。“西州”是诗人的贬所,“遗文”代指诗人的诗文,“收”字表明了诗人对诗文的爱惜之情。

“讥评小诗如法律,提携晚进胜同游”,意思是:讥笑评论我的小诗就像审判犯人一样,而帮助提携晚辈的功绩却胜过和我一起游玩。“讥评”指评论、批评,“法律”比喻严格的评判标准,“提携”意为提携、扶持,“晚进”指年轻的作者和后进的文人。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待诗文的态度,一方面他对自己作品的严格要求,另一方面又非常珍视后学。

“松圆阁在苔应满,花信楼空月自流。”意思是:松圆阁依旧,但苔痕已经爬满了台阶;花信楼空了,只有一轮明月自在流淌。“松圆阁”即松园阁,是唐人崔护的别墅,位于长安城南曲江池南的慈恩寺附近。“花信楼”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建,位于西湖孤山东麓的北高峰下。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景物的变迁,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感伤之情。

“独有禅心将得去,幻形真作渡神舟。”意思是:只有那禅心能让我离开这里;幻形真是渡过了神舟啊!“禅心”即禅宗之心,佛教认为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只有通过禅宗修行才能达到解脱的境地,这里的禅心就是指这种心境。“渡神舟”即渡神舟,佛教语,意即超脱生死之苦。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佛道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佛道的向往。

【答案】

示例:

(1)

西州陈迹黯悠悠,泪滴遗文不自收。

译文:

西州的遗迹黯淡无光,泪水洒落的诗文我无法收拾。

注释:

西州:诗人的贬所。陈迹:遗迹。黯悠悠:黯淡无光。

(2)

讥评小诗如法律,提携晚进胜同游。

译文:

讥笑评论我的小诗就像审判犯人一样,而帮助提携晚辈的功绩却胜过和我一起游玩。

注释:

讥评:讥讽、批评。小诗:小品诗。

(3)

松圆阁在苔应满,花信楼空月自流。

译文:

松园阁楼依然存在,然而苔痕已布满台阶。花信楼空空荡荡,只有一轮明月自在流淌。

注释:

松圆阁:松园阁楼。

花信楼: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中的花信楼。

(4)

独有禅心将得去,幻形真作渡神舟。

译文:

只有那禅心能让我离开这里;幻形真是渡过了神舟啊!

注释:

禅心:禅宗之心。

渡神舟:佛教语,意即超脱生死之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