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门荻岸老僧居,到此心除境亦除。
尘梦已随风箨远,慧香长与日光初。
沿溪自试撑船手,布席分看斗草书。
宛是林栖向居士,东山何用再踌躇。

偶栖卓锡庵次程偈庵壁间韵

松门荻岸老僧居,到此心除境亦除。

尘梦已随风箨远,慧香长与日光初。

沿溪自试撑船手,布席分看斗草书。

宛是林栖向居士,东山何用再踌躇。

【注释】卓锡:佛教语,指和尚接受佛祖所赐的锡杖。

偈(jié):诗篇名。

1.“松门”二句:松门,松树的门,形容松门旁边景色幽静。荻岸,芦苇岸边。

2.“尘梦”二句:尘梦,尘世的梦。风箨(tuò),竹笋脱壳后露出的薄皮。这里指竹笋,比喻世事如梦幻般地消逝。慧香,佛家的香气,这里指佛法。初,始。

3.“沿溪”二句:沿着溪水自己尝试撑船,和朋友们一起分享斗草的乐趣。

4.“宛是”二句:宛,仿佛、好像的意思。林栖,隐居山林的生活。

5.“东山”二句:东山是晋代谢安退隐之处,这里是借指隐居之地。踌躇,徘徊不前。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卓锡庵闲居的心境,表现了作者超脱名利、恬淡宁静的人生态度。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卓锡庵的幽静环境以及作者在此地的闲适心境,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第三联通过诗人在溪边撑船、斗草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与世无争的心境。最后两句则以谢安为例,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意境清新,语言简练,充满了生活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