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级上秋旻,中流势不群。
地疑吴会远,山似润州分。
纳纳归于海,茫茫但一云。
沧桑传旧事,风外悟声闻。
【注释】
- 秋旻:秋天的云。
- 吴会:春秋时的吴国和会稽郡地,在今江苏苏州一带。
- 润州:三国时吴郡所辖的地名,即今天的镇江市。
- 纳纳:指江水流动的样子。
- 沧桑:指世事变迁、朝代更替。
- 声闻:指名声、声望。
【赏析】
《登泖塔作》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为登高之作。全诗以登高之所见,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历史兴亡及功名利禄等一切名利的淡泊与超脱。
首联写“拾级上秋旻”,意谓沿着山路一步步往上走,登上秋日的云霄。“秋旻”即秋云,这里指秋日的云。“秋旻”二字既点明了季节,又烘托出了秋日的清冷。“中流势不群”,“中流”指松江水道的中央,即松江下游。“势不群”是说松江水流湍急,不同于其他河流的平静。“松江”句是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松江水流之急而不自惭形秽的豪情。
颔联写“地疑吴会远,山似润州分”。两句用比喻手法,描绘了松江水道的特点和周围山水景色。“吴会”指吴越地区。“润州”指今天的江苏镇江。两句的意思是,松江两岸的地势险要,仿佛是遥远的吴越地区;而山上的景色则像润州的风光一样秀美。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化的写法,使自然景物具有了人的情感。
颈联写“纳纳归于海,茫茫但一云”。两句意思是说,长江的水波滚滚向前奔流不息,最终汇入大海;而天地之间只有一片浩渺的天空。这两句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绘,进一步展现了松江水道的壮阔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历史兴亡以及功名利禄等一切名利的淡然态度。
尾联写“沧桑传旧事,风外悟声闻”。两句意思是说,历史的沧桑变迁早已过去,留下的唯有那些曾经传颂一时的事情;而在这风风雨雨之中,我们似乎也能听到那些过去的名声和声望。这两句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历史兴亡以及功名利禄等一切名利的淡然态度。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