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娄物表,著撰存志。
却相鲁公,辞卿齐使。
捐世萧条,敛衾弗备。
贤矣配人,以康为谥。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三十九
黔娄先生
黔娄,春秋战国时期的齐人,一位隐逸的高士。他生活在齐威王时期,虽未出仕诸侯,但以其高尚品德和不慕荣华的志节,赢得了世人的尊敬。鲁恭公闻其贤,遣使致礼,赐粟三千钟,欲以为相;齐王又礼之,以黄金百斤聘为卿,又不就。他最终选择隐居生活,修身清节,终身不屈。黔娄先生的生平和事迹,成为后世敬仰高洁品质的象征。他著书四篇言道家之务,号《黔娄子》,终年不屈,以寿终。他的一生体现了对道的追求、对名利的超脱以及对自然的顺应。如今,我们仍能从《高士传》中感受到这位高士的精神风范与智慧光芒。
注释:
- 黔娄(qián lóu):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人,齐稷下先生,著名道家学者。
- 齐威王:战国时期齐国国君,曾礼聘黔娄先生为卿。
- 鲁恭公:春秋时期齐国君主,曾遣使致礼于黔娄先生。
- 鲁公:鲁恭公的封地鲁国君主。
- 齐王:指鲁恭公。
- 黄省曾(1490—1540):明代文学家,字勉之,号五岳。他与兄黄鲁曾并称“二黄”,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高士颂九十一首·其三十三》即出自黄省曾之手。
译文: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来自齐国的隐士,名叫黔娄先生。他生活在齐威王时期,一个崇尚武力而忽略道德的时代。尽管鲁恭公曾邀请他担任宰相,希望他能辅佐国家治理天下,但他却婉言拒绝,选择了隐居的生活。黔娄先生不愿被世俗所羁绊,而是选择远离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他曾受到鲁恭公的礼遇,甚至派遣使者携带粮食和金钱想要请他出山。然而,黔娄先生对这些并不感兴趣,他的志向在于修身养性,追求道义和真理。最终,齐王也向他发出邀请,以丰厚的黄金作为聘请他为卿的礼遇,黔娄先生依然不为所动。他的选择并非出于功利之心,而是源于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他选择了一条孤独的道路,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原则,直到生命的尽头。黔娄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不屈精神,使他成为了千古以来人们敬仰的高士典范。他的故事流传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去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