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江初沿洄,海色遂盈目。
浮天吐灵潮,连山动虚陆。
古来流无际,此中含万族。
云雾合腾倾,陵峦互巍伏。
潋滟波相逾,嘘噏势何速。
翔阳舒千里,未久起扶木。
飒然天风至,吹我暮春服。
抵崖见飞鸟,众羽皆肃肃。
乘暮发西兴,明月镜湖宿。

横江初沿洄,海色遂盈目。

浮天吐灵潮,连山动虚陆。

古来流无际,此中含万族。

云雾合腾倾,陵峦互巍伏。

潋滟波相逾,嘘噏势何速。

翔阳舒千里,未久起扶木。

飒然天风至,吹我暮春服。

抵崖见飞鸟,众羽皆肃肃。

乘暮发西兴,明月镜湖宿。

赏析:这是一首纪行诗。诗的前四句写舟自钱塘江口沿江东下,沿途所见的壮丽景色。首联“横江初沿洄”,点明此行是顺水而东,从钱塘江西兴出发,溯江而上;第二、三联则描绘了沿途的壮阔景致:江水浩渺,浩瀚无边;群山连绵,气势磅礴。

第四联“古来流无际”与“此中含万族”,诗人感叹钱塘江水的源远流长和江山的博大精深,同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接下来五、六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钱塘江的壮观景象:江面上的波浪翻滚,仿佛在呼唤远方的亲人;而岸边的山峰则如同一座座雄伟的巨人一般矗立在那里,让人不禁感到敬畏。最后两句“潋滟波相逾,嘘噏势何速”,则通过对比的方式,将钱塘江的浩渺与自己的渺小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渺小生命的感慨。

第七、八句“翔阳舒千里,未久起扶木”,诗人想象着自己乘坐船只在江面上飞翔,距离万里之遥;又想象着自己在船上度过一段漫长的时光,直到太阳即将落山。这里既表现了旅途的艰难与漫长,也展现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第九、十句“飒然天风至,吹我暮春服”,则描写了诗人在旅途中遭遇到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尽管天气恶劣,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继续前行。最后两句“抵崖见飞鸟,众羽皆肃肃”则进一步衬托了诗人的坚韧不拔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以时间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美,又有意境美;既有视觉美,又有心灵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