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至筑凤台,台存凤不来。
落日眺台上,忽生素王哀。
纷纷行路人,宁有知吾衰。

《金陵四首·其二》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通过怀古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兴亡更替必然规律的感慨。下面将逐句释义这首诗:

  1. 凤至筑凤台:凤凰来建凤台,但凤台存在却不见凤凰到来,这里暗示了虽然有美好的计划和建筑,却没有实现的愿望或人物到来。
  2. 台存凤不来:凤台虽然存在,但凤凰却并未出现,意味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3. 落日眺台上:在夕阳下眺望凤台上空,这里的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
  4. 忽生素王哀:在台上突然感到一种悲哀,这种悲哀来自于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感伤。
  5. 纷纷行路人:周围都是行走的人,没有人理解或感受到这种悲哀。
  6. 宁有知吾衰:这样的悲哀只有自己能懂,没有人能够理解这种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7.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金陵凤台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诗人以凤台为象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哀,以及对历史变迁中人物命运的关注。

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现在和未来的思考。通过对金陵凤台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