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庵将已就,取径透柴门。
渐剔污泥净,平添怪石蹲。
雪埋留虎迹,雨过长苔痕。
让竹微成曲,还惊古道存。

【注释】

茅庵:草屋。将:准备。已就:已经建成。取径:走过小路。柴门:柴门的小路。渐剔:逐渐清除。污泥:污浊的泥土。平添:增添了许多。怪石:奇形怪状的石头。蹲:蹲坐。雪埋留虎迹:被大雪掩埋了虎的行踪。雨过长苔痕:春雨过后,长出了许多青苔。让竹微成曲:竹林中弯曲地生长着竹。还惊古道存:仍然能让人想起古时的道路。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诗人在经过一段艰难的旅途之后,终于到达了一处茅屋小庵。他怀着愉悦的心情走进小庵,看到小庵周围有一片竹林,于是决定从竹林旁的小路穿过去。

“凿径”,是形容山路曲折崎岖,用凿子开凿而成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路的险峻。“茅庵将已就”是说,小庵已经建好,诗人可以住进去了。“取径透柴门”则是说,他打算从小庵旁边的小路穿过去。“渐剔污泥净”,是说小路上越来越干净,因为经过一番清理,泥泞不见了,小路变得清晰起来。“平添怪石蹲”,是说在经过清理后,路边突然出现了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它们蹲坐在地上,增添了一些自然美。“雪埋留虎迹”,则是说,这些石头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好像留下了老虎的足迹。“雨过长苔痕”,是说春雨过后,长出了很多的青苔。

最后两句是写诗人对竹林的感受。“让竹微成曲”,是说竹子在风中摇曳而生出了弯曲的形态。“还惊古道存”,则是说,尽管竹林中的竹子弯曲了,但仍然能让人想起古时的道路。这里的“惊”字,表达了诗人对竹林中曲折变化的惊喜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小庵、小路、竹林等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这些景物的精细观察和感受,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惊喜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