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以水为命,僧与山相依。
山无僧不灵,僧非山何归。
谁谓是孤云,是天皆可飞。
若云是孤鹤,决当择所栖。
慎哉山与僧,幸勿轻相离。
注释:
《知非吟》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水、山、鱼为比喻,借物言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山水和人生境遇的感慨。其中“鱼以水为命,僧与山相依”一句表明了鱼的生存离不开水,僧人的生存离不开山。同时,这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
- 鱼以水为命,僧与山相依。
- 鱼以水为命,意味着生命之源是水,鱼离不开水。
- 僧与山相依,表示僧人的生活与山林紧密相连。这里的“相依”并非字面意义上的依靠或依赖,而是比喻僧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 山无僧不灵,僧非山何归。
- “山无僧不灵”指的是没有僧人,山就显得缺乏灵气。这可能是因为僧人的到来给山增添了一份生机,使得山变得生动起来。
- “僧非山何归”则进一步强调了僧人与山的关系。如果失去了僧人,山也就失去了它的归宿。这表达了对僧人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 谁谓是孤云,是天皆可飞。
- “谁谓是孤云”是指有人曾认为云是孤独的,但这里却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云并不是孤独的,它有着天空这个大家庭。这里的“谁谓”可以理解为“谁说”,表示对前一句话的质疑。
- “是天皆可飞”则是说天空中的一切都可以自由飞翔。这里的“飞”可以理解为飘浮在空中或自由自在地行动等意思。
- 若云是孤鹤,决当择所栖。
- 如果云是孤鹤,那么它一定会选择一个适合栖息的地方。这里的“决当”可以理解为肯定会、必定的意思。
- 这句话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由、独立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知非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象征意义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其中,“鱼以水为命,僧与山相依”一句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醒我们要注意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而“山无僧不灵,僧非山何归”又表达了人们对精神寄托的追求,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整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