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令扃竹户,灯火未禅栖。
遥见客投寺,犹疑渔出溪。
别因日已久,语尽日应西。
怪尔归偏促,行舟欲曙鸡。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诗的内容和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沈汝纳:字子明,北宋诗人。姚叔祥:字子中,宋初文学家。晚过:傍晚经过。扃(jiōnɡ)竹户:紧闭着竹制的门户。未禅栖:未到禅寂的住处。禅寂:佛教语,指修行人入静后的心境。犹疑:怀疑。渔出溪,即渔舟出溪的意思。别因日已久:离别已有些日子了。日应西:太阳快要下山了。怪尔归偏促:你回来得这么早。怪:责备;责问。偏:偏巧。行舟欲曙鸡:船已经要开行,天将破晓,但还未叫醒人们。欲:将要。曙鸡:破晓时分的鸡叫声。

【答案】

这首诗是写作者在与朋友分别之际,依依不舍的心情。首句用“迟”字,点明送别的时间是在傍晚,暗示送别友人的时间很长。第二句以“灯火未禅栖”来表现自己久久不能入睡,为下文写离别之情做铺垫。第三四句,写作者看见友人投寺避世,怀疑他隐居在深山老林里,而不像一般的僧人那样住进山林寺院,所以作者说“犹疑”。第五六句从侧面写两人离别之久,相见之难。最后两句写作者责怪友人回家太急,因为太阳快落山了,但船却已开动了;而自己则还迟迟不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