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舟浦南地,逆风迟到来。
路行水次入,门借冢间开。
林黑鬼啸树,阶青月上苔。
未眠空外雁,犹自独飞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买舟浦南地,逆风迟到来。”意思是说在浦南地买了一艘船,顺水而归。这里用到了拟人手法,把船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乘船回程时的高兴之情。
“路行水次入,门借冢间开。”意思是说顺着溪流进入浦南地,借住在墓间的大门里。这句的意思是说诗人沿着溪水行进到浦南地,便借宿在坟墓间的门内。
“林黑鬼啸树,阶青月上苔。”意思是说树木被黑夜染黑,像鬼一样在叫唤;台阶上青苔如月般皎洁。这里用到了比喻手法,把夜晚黑暗的景象比作“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夜晚的环境。
“未眠空外雁,犹自独飞哀。”意思是说半夜时分,空中有一只孤雁独自飞过天空,它发出凄切的鸣声。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写出了大雁孤独寂寞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和无奈。
【答案】
①买舟浦南地:乘船回到浦南地。②逆风迟到来:顺风而归。③路行水次入:顺着溪水行进到浦南地。④门借冢间开:借住在坟墓间的门内。
⑤林黑鬼啸树:树林里一片漆黑,像鬼一样的树木在夜里发出声音。⑥阶青月上苔:台阶上青苔如月般皎洁。⑦未眠空外雁:半夜时分,空中有一只孤雁独自飞过天空,发出凄切的鸣叫声。⑧犹自独飞哀:孤雁依然独自飞翔着发出悲伤的鸣叫声。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是作者于元丰七年(1084)秋至元丰八年(1085)春在黄州所作。首句点明出游地点——浦南(今湖北黄梅县西南)。次句说明出游时间——逆风迟到。第三句写到达浦南后的住处——借宿在墓间门内。第四句写夜宿的情况:林木漆黑,仿佛鬼魅在呼啸。第五句写黎明时的情景:月光照耀下的青苔。最后两句写旅途中的见闻:半夜时分,空中有一只孤雁独自飞过天空,发出凄切的鸣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