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外故人屋,茅檐即水涯。
远滩通鹭渚,近径借农家。
移树惜阴薄,开篱当日斜。
便知循乞处,村路不妨赊。
【注释】
郭外:指城外。故人:老朋友。屋:房屋。茅檐即水涯:茅草屋顶靠近水面,形容地势低洼。
远滩:远处的沙滩。通:连接。鹭渚:小洲。近径:近处的小路。借农家:请农家帮忙。
移树惜阴薄:移栽树木怕影响树木生长。阴薄:遮阴少。开篱当日斜:打开篱笆时太阳已西斜。便知循乞处:就知道是向老农讨口饭。便知:就知。赊(shē):赊欠,不按时归还。
【赏析】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乡村中过夜的情景。首句点明地点,二、三两句写环境景物,四、五两句写人物活动,六、七句写诗人心情。全诗用白描手法写景抒情,语言质朴自然、朴素无华。
“移住中州”四句:意思是说,我住在中州的城郊,城外有老朋友的房舍,茅草屋顶靠近水边。远处是沙滩上的小洲,近处有田间小路,请农家帮忙。因为要移种新树,所以怕影响树木生长,而又怕打开篱笆时日已经西斜了!就说明这是向老农讨口饭的地方,也就可以想象出诗人在夜晚的所见所闻,以及他的心情。
首联“郭外故人屋,茅檐即水涯”,开门见山,直叙其事。“郭外”“屋”“茅檐”点明地点,“水涯”点出环境特征,写出诗人的家离村较近,又因屋近水涯,显得十分清幽。颔联“远滩通鹭渚,近径借农家”,写诗人在乡村中过夜的情景。“远滩”、“近径”写诗人的住所距离河滩和农家都不远。“通”字写出河水从门前流过,“借”字则写出诗人是在农家歇宿。
颈联“移树惜阴薄,开篱当日斜”,“移树”、“开篱”都是写诗人的行动,但“惜阴”、“当日斜”则是写他的内心感受,表明自己不得不这样做,也是无可奈何。
尾联“便知循乞处,村路不妨赊”写诗人的心情。“赊”字写出诗人对生活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够温饱即可,不必计较太多。
全诗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情,语言朴实自然,朴素无华,却能将诗人在乡村中过夜的情景刻画得栩栩如生,真实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