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西郊有草堂,石为阶砌土为墙。
竹间棋局消长夏,树底胡床候晚凉。
五月新丝登杼柚,四时佳果当糇粮。
远游多少忘归客,日日邛崃与太行。
我亦西郊有草堂,石为阶砌土为墙。
在草木丛生的郊外,我也有一座草堂,它由坚硬的石头砌成阶梯般的台阶,用泥土堆砌而成的墙壁作为屏障。诗中通过“石”和“土”这两种自然元素,形象地描绘了草堂的坚实与质朴,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元素的巧妙运用,使得整首诗既简洁又富有画面感。
竹间棋局消长夏,树底胡床候晚凉。
在竹林之间,摆放着一张棋盘,用来消遣漫长炎热的夏日;而在树荫下,则设有一张胡床,供人在凉爽的傍晚时分使用。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示了草堂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环境的热爱。诗中的“消长夏”和“候晚凉”等词汇,传达出一种时间流转、季节更迭的感觉,使读者仿佛能听到微风吹过竹林的声音,感受到夜晚凉爽的气息。
五月新丝登杼柚,四时佳果当糇粮。
五月里,新的丝绸已经采摘并制成,可以制作成精美的衣料;四季都有美味的果实,足以充当粮食储备。这里不仅展示了草堂的丰富物资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还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诗人通过描述五谷丰收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恩赐的敬畏之情和感恩之心。
远游多少忘归客,日日邛崃与太行。
有多少远离家乡的旅人,他们因为种种原因而忘记了回家的路;而每日的生活中,都离不开邛崃(今四川邛崃)和太行(今山西太行山)。这里的“远游”和“忘归客”既是对旅人的写照,也是对那些常年在外或离乡背井的人们的共鸣。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旅途中经历的感慨。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座位于郊外的草堂及其周边环境,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草堂的自然美、生活情趣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