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西郊有草堂,时从野老话农桑。
匏瓜足食何忧馑,檿柘新栽莫漫伤。
架上法书兼魏晋,案闲诸子杂荀扬。
朝耕夜读吾儒事,可不焚膏继夕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草堂杂兴十首·其七》。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我也有西郊的草堂,时常和老农们聊农桑。

葫芦瓜足食何须担心饥荒,柘树新种莫要随意砍削。

架上法书兼魏晋,案边诸子杂荀扬。

朝耕夜读吾儒事,可不焚膏继夕光。

注释:

  • 我亦西郊有草堂:我也在西郊有自己的草堂。
  • 时从野老话农桑:时常和老农谈论农业。
  • 匏瓜足食何忧馑:吃葫芦瓜足以满足食物的需要,何必担忧饥荒呢?
  • 檿柘新栽莫漫伤:柘树新种不要随意砍削。
  • 架上法书兼魏晋:架上的书籍既有法家的也有名家的。
  • 案闲诸子杂荀扬:书桌上摆满了各种典籍,包括儒家的经典(荀、扬)和各家的著作(荀、扬)。
  • 朝耕夜读吾儒事:早晨耕田晚上读书是我的儒者之事。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自己草堂生活的写照。他在诗中展现了自己与老农交流、研究法家和名家书籍、勤奋学习的场景。通过对比葫芦瓜的丰收和柘树的新种,表达了他对农业丰收的自信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儒家经典的热爱和对学术的执着追求。整首诗流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一位学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