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西郊有草堂,梅花纸帐竹筐床。
茅柴味薄葱椒烈,榾柮烟消芋栗香。
为着残棋知胜负,因观通鉴识兴亡。
何须抵死忧身外,万事无如醉作乡。

【注释】

草堂:诗人在成都西郊的别墅。西郊:指成都郊外,杜甫晚年居住的地方。梅花纸帐:指用梅花纸做成的帐子。梅花纸:一种质地细密的纸,有梅花图案,常用来装饰床帐。竹筐床:竹制的床。筐:竹器,盛物用具。茅柴:粗硬干枯的草本植物。味薄:味道淡薄。葱椒烈:辣椒味浓烈。榾柮(zhùn):香草名,即蕙草。烟消:烟雾散尽。芋:芋头,即芋艿。栗:栗子。通鉴:这里指《资治通鉴》,一部记述从战国到五代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兴亡:兴盛、灭亡,泛指国家的兴衰和朝代的变迁。抵死:至死,非常。忧身外:担忧自己以外的事。何须:何必,为什么。万事无如酒作乡:世上万事都比不上喝醉后的快乐。作:当作,比作。

译文:

我在成都郊外也有一所别墅,那里有梅花纸帐竹制床。茅草烧出的柴火味道淡薄而辣,香草燃尽烟也消散了,而烤芋头和栗子的香味则更加浓郁。为了看围棋盘上黑白子的变化,我懂得了胜负的道理;通过阅读《资治通鉴》了解历史兴衰的原因。《资治通鉴》中的历史教训使我明白,世间的事,没有比醉酒更能使人快乐的了。

赏析:

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居蜀期间,诗中表现了他对世事变迁的洞察以及他超然物外的旷达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他晚年生活闲适愉悦的心情。首联点明“草堂”的地点,并简述其简陋的生活条件,为下联“梅帐竹床”等细节描写作了铺垫。颔联以物喻情,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喜爱。颈联抒发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深刻理解,认为《资治通鉴》中的史实是最好的教材。尾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不屑一顾,以及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简练流畅,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