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春风忆旧游,老年怀抱不禁愁。
自来自去堂前燕,相逐相呼树底鸠。
行乐有孤灵运屐,笑谈无复庾公楼。
武昌门外多官柳,能有几株今尚留。

莫向春风忆旧游,老年怀抱不禁愁。

自来自去堂前燕,相逐相呼树底鸠。

行乐有孤灵运屐,笑谈无复庾公楼。

武昌门外多官柳,能有几株今尚留。

诗句释义

  1. 莫向春风忆旧游:不要在春天的暖风中怀念过去的生活或旅行。这里的“春风”象征着温暖与活力,而“忆旧游”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2. 老年怀抱不禁愁:由于年纪已高,内心的忧愁无法抑制。“老年”,特指年老体衰的状态;“怀抱”则指内心的情感或思想状态。
  3. 自来自去堂前燕:燕子从门前飞入飞出,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这里用“自来自去”形容燕子的动态,既有自然的自由之意,也可能隐喻人生的无常。
  4. 相逐相呼树底鸠:树上的斑鸠相互追逐、呼唤,展现了一种和谐共处的景象。这里通过对比,可能寓意着虽然人生会有离别,但和谐相处是美好的。
  5. 行乐有孤灵运屐:行走在春日的户外,独自享受生活的乐趣。“行乐”指的是享受生活中的快乐时光;“灵运屐”则暗示了行走时轻松自在的状态,如同古人那样,在山水间自由行走。
  6. 笑谈无复庾公楼:不再像过去一样与朋友一起谈笑风生,谈论世事。“庾公楼”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建筑,代表着过去的繁华和热闹。
  7. 武昌门外多官柳:武昌门外有许多官员种植的柳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官场氛围。
  8. 能有几株今尚留: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多少柳树能够保留至今,显得颇为珍贵。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赏析

本诗是董纪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感叹。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自然界的生物,表达了自己对逝去的青春和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诗中的“燕子”和“树底鸠”等元素象征着生命的流转和自然的循环,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明代,具体年份不详。它可能是作者在特定时期,如春天或其他季节,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思考后创作的。通过这首诗,诗人可能试图表达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