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叶青青芦笋长,渡江游子驾楼航。
不期去路成归路,却认他乡作故乡。
水涨淮河鱼正贱,花开野店酒初香。
倚门望久清明近,急急还家到侍傍。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蒲叶青青芦笋长,渡江游子驾楼航。
  • “蒲叶青青”形容蒲叶翠绿茂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芦笋长”则描绘了河边嫩绿的芦苇丛生的景象。这些自然景物为诗人提供了优美的背景,使得渡江的游子心情愉悦。
  • 不期去路成归路,却认他乡作故乡。
  • “不期去路成归路”意味着在不知不觉中,原本是去的路现在变成了回家的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却认他乡作故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故园的深情怀念。
  • 水涨淮河鱼正贱,花开野店酒初香。
  • “水涨淮河鱼正贱”描述了淮河流域水位上涨,鱼儿便宜可捕的情景;“花开野店酒初香”则描绘了野店中鲜花盛开、美酒飘香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 倚门望久清明近,急急还家到侍傍。
  • “倚门望久”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倚靠着家门,期盼家人归来的心情;“清明近”指的是清明节即将到来,人们会外出扫墓祭祖;“急急还家到侍傍”则是说诗人急切希望家人能够平安回到家中,与他们团聚。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家途中的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首句用生动的画面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为全诗定下了温馨宁静的基调。第二句通过对比游子与归家的心理状态,表现了时间流转带来的感慨。第三、四句描绘了淮河春汛时节的鱼和野店的美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团聚时刻的期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