䰐鬖两鬓雪垂腮,消得长生药半杯。
枸杞或闻岩下吠,莲花曾见火中开。
函关望气青牛度,天竺驮经白马来。
道眼同归无物地,也知明镜本非台。

下面是对这首唐诗的逐句解释:

䰐鬖两鬓雪垂腮,消得长生药半杯。    
枸杞或闻岩下吠,莲花曾见火中开。    
函关望气青牛度,天竺驮经白马来。    
道眼同归无物地,也知明镜本非台。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董纪在小海楼上与陆宅之先生和晏如上人共饮时创作的五首诗中的第五首。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态度和追求的看法,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道教思想的追求。

  1. 诗句解读:
  • 䰐鬖两鬓雪垂腮:描述了诗人两鬓斑白,面容苍老的景象。这里的“䰐鬖”可能是指头发花白的意思,而“两鬓雪垂腮”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年岁已高的形象。
  • 消得长生药半杯:表达了诗人对于长生不老药的渴望,但同时暗示了这种追求可能只是一种幻想,不值得执着。
  • 枸杞或闻岩下吠:这里的“枸杞”可能是指枸杞树,而“岩下吠”则描绘了一幅山林间的宁静景象,诗人可能在想象山中枸杞树生长的情景。
  • 莲花曾见火中开: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某种特殊条件下莲花的生长状态,暗示了生命的顽强和不易。
  • 道眼同归无物地:这里的“道眼”可能是指道家的思想或者修行的眼光,而“无物地”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境界。
  • 也知明镜本非台: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认识,即外在的事物并不能代表真正的自我,真正的自我应该超越这些外在的事物。
  1. 译文及注释
  • 译文:岁月在鬓角留下痕迹,我渴望长生药却只有半杯可饮。(岁月的痕迹留在鬓角)如果听说枸杞树在山岩之下吠叫,我曾看到莲花在火焰中盛开。(我在想象山岩下的枸杞树生长的情景,并听到莲花在火焰中盛开的声音)函关(古代关口)有祥瑞之气从远方传来,天竺(古印度国名)有经文从远处带来。(我在想象函关外传来的吉祥之气和天竺带来的经文)道家的修行者眼中的世界没有界限,真正的智慧并不存在于任何物质之上。(道家修行者看世界的眼光是没有界限的)我也明白镜子并不是用来照出真实的自己的工具。
  • 注释:䰐鬖:花白色的头发。两鬓:指两鬓的头发。雪垂腮:指两鬓白发下垂。消得:能够忍受。长生药:传说中的延年益寿的仙丹,这里泛指长生之道。枸杞:植物名,常绿灌木。岩下:山岩之下,这里指山岩之下的草木。吠:动物叫声。莲花:佛教中象征清净、圆满等概念的物品。火中开:在火焰中盛开,这里形容莲花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够生长。道眼:道家修行者的眼睛。无物地:超越世俗的境界或空间。明镜:比喻智慧或真理。本非台:不是用来照出真实自己的工具。

《昌德言小海楼上即席次韵答陆宅之先生并示晏如上人五首·其五》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对修行追求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对生命的态度和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