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难知一听天,贫居无事只安然。
能如东老依方酿,胜似中𤃩汲水煎。
燕去燕来何必管,花开花落不须怜。
百年身世浑忘却,懒散从教雪满颠。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他的诗歌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感慨。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我们来看第一句“造物难知一听天”,这是说宇宙的规律难以理解,只能听其自然。这里,“造物”是指宇宙或自然的创造者,而“一听天”则表示接受自然的力量,顺其自然。这句话反映了陆游对于生活的态度,他认为生活就像宇宙一样,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握,只能接受和适应。
第二句“贫居无事只安然”,则是说他在贫困之中,没有太多的欲望和追求,只是过着平静的生活。这里的“安居”是指居住在一个地方,而“安然”则表示平静、安定。这句话表明了陆游的生活哲学,他认为生活应该是简单的,不需要过多的欲望和追求。
第三句“能如东老依方酿,胜似中𤃩汲水煎”,则是说他能够像东晋时期的陶渊明那样,依靠自己的方式生活,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追逐名利。这里的“东老”是指陶渊明,而“依方酿”和“汲水煎”则是形容他的生活方式,即依靠自己的方式生活,不追求名利。这句话表明了陆游的人生理想,他认为人生应该追求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外在的名利。
第四句“燕去燕来何必管,花开花落不须怜”,则是说燕子飞来飞去,花儿开败凋零,这些都是自然的事情,无需太过在意。这里的“燕去燕来”和“花开花落”都是自然界的现象,而“何必管”和“不须怜”则是表示对这些现象的不在乎。这句话表明了陆游的豁达和超脱,他认为生活应该看淡这些自然现象,不要过于在意。
最后一句“百年身世浑忘却,懒散从教雪满颠”,则是说他对于一生的经历和身份已经忘记了,他只是过着懒散的生活,任由大雪覆盖他的头顶。这里的“百年身世”和“懒散”都是描述他的生活状态,而“雪满颠”则是形容大雪的情景。这句话表明了陆游的人生观,他认为人生应该看淡名利,享受当下的生活,不必过于纠结于过去的得失。
这首诗通过描绘陆游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人生的理想追求。他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满足,不追求名利,过一种简单、平和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在他的诗作中多次出现,体现了他的诗歌风格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