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听街头爆竹频,故乡风俗异乡人。
一年今夜情偏恶,万事明朝迹已陈。
灶巷扫除循祀典,州司奔走送门神。
莫嫌夜雨添萧瑟,也为炎荒洗瘴尘。

【注释】

壬戌:农历干支纪年。壬戌岁,指壬戍年,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坐听:坐着静听。

异乡人:外地人。

情偏恶:心情不好。

萧瑟:萧条、冷落、凄凉。

洗瘴尘:清除瘴气和尘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除夕之夜的诗。诗人从除夕夜开始一直写到天明,把除夕之夜的所见所闻,一一写了出来,表达了自己对故乡风俗的怀念之情。

首句“坐听街头爆竹频”点明时间,渲染气氛,烘托出节日的喜庆与热闹。爆竹声声不绝,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们欢聚一堂,辞旧迎新。

次句“故乡风俗异乡人”,是说故乡过年的风俗不同,家乡的人来到外乡就感到陌生。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寂寞之感。

第三句“一年今夜情偏恶”,说明诗人因为思乡而倍感痛苦。这里的“情”字,既指诗人因远离家乡而生出的乡愁,又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生活的向往。

第四句“万事明朝迹已陈”,意思是说明天的事情已经都过去了,一切都已成为过去。诗人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感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

第五句“灶巷扫除循祀典”,写除夕之夜扫尘迎神的习俗,体现了人们对新的一年寄予厚望,祈求神灵保佑平安吉祥的愿望。

第六句“州司奔走送门神”,写人们在除夕之夜忙碌地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这里的“奔走”二字,既表现了人们的忙碌,也暗示了他们对新年的期待与憧憬。

最后两句“莫嫌夜雨添萧瑟,也为炎荒洗瘴尘”,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通过写夜雨来比喻自己的心境,表达出虽然身处异乡,但仍然要积极面对生活,追求美好未来的决心。这里“洗瘴尘”三字,既指清洗身上的污秽,又指净化心灵,去除杂念。诗人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困境,展现出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整首诗以除夕之夜为背景,通过对春节习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与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