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聘真惭德不任,新除均荷圣恩深。
虽无汲黯开仓力,惟有思谦报国心。
每事谨持三尺法,何人敢饵四知金。
平生自信如弦直,激浊扬清正在今。
【注释】1.开司:指掌管司法的官。2.币聘:用金钱聘请。3.均:平均。4.汲黯:汉代人,曾为丞相公孙弘开仓放粮救灾。5.
币聘真惭德不任,新除均荷圣恩深。
虽无汲黯开仓力,惟有思谦报国心。
每事谨持三尺法,何人敢饵四知金。
平生自信如弦直,激浊扬清正在今。
【注释】1.开司:指掌管司法的官。2.币聘:用金钱聘请。3.均:平均。4.汲黯:汉代人,曾为丞相公孙弘开仓放粮救灾。5.
【注释】: 1. 挽杨仲桓学正:挽,即作诗以悼念。杨仲桓,生平不详。《全唐诗》收录其诗一首。学正,官名,宋代地方学校设学正、学录等职管理教学事宜。此处指杨仲桓之官职。 2. 开卷即潸然:潸然,流泪的样子。 3. 斯人不永年:斯人,这里指杨仲桓。不永年,不能长寿。 4. 春秋郯子国:春秋,指春秋时期。郯子国,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的名。春秋两字在这里是虚词,表示时间。 5. 风雨广文毡:广文
【注释】 立春前一日见雪:即“立春”前一天的早晨见到雪。 殿腊残年里,搀春一日前:把冬去春来的时间比作宫殿中残年的蜡烛与新一年的春节。殿,指宫殿;腊,指冬季。残年,即将过去的一年。搀(chān),接近的意思;春天来临前的一段时间。 意如天弄巧,势似雪争权:意思是说天地仿佛故意弄出些精巧的东西,而雪花仿佛在争夺着什么。天弄巧,形容天工奇妙。雪争权,比喻雪花在空中翩翩起舞,像要争取到某种权利一样。
煮鹤 山人偶劈琴,寂寞九皋音。 借问缠腰想,何如食肉心。 青田真易写,赤壁梦难寻。 恐袭乘轩弊,防微意亦深。 【注释】 1. 煮鹤:指烹杀一只鹤以供食用,引申为自取灭亡。 2. 山人:隐士。 3. 劈琴:用琴声表达情感。 4. 九皋(gāo):指皋野、荒野。 5. 缠腰想:比喻束缚自己的欲念。 6. 何如:比得上。 7. 青田真易写:形容绘画容易,如描绘青田石一般简单。 8. 赤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及情感的理解。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诗首联“东野草堂”即指隐逸于东野的草堂,颔联描写草堂景色;颈联写诗人在此的闲适生活
【注释】 1. 林塘:指山林。 2. 迁(qiān)家:搬家。 3. 半生:一生。 4. 乌绕树:乌鸦在树上飞旋。 5. 一(yì)日:一天。 6. 花径:花草铺成的小径。 7. 茅堂:茅草盖的房屋,这里指简陋的居所。 8. 不厌低:不怕低下。 9. 烦:麻烦。 10. 车马客:指有车马的人。幽栖:隐居之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以爱屋及鸟的心态,将“林塘”比作自己的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它描绘了花朝时节,作者漫步于郊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并由此引发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花朝徒步」:在农历二月二日的花朝节这天,人们喜欢出门踏青,享受春天的气息。这里的“花朝”指的是花神的生日,也称作花神节,是中国古代传统节日之一。而“徒步”则是指步行,表示作者在这一天选择步行来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 2. 「花气蔼晴芬」
【注释】: 1. 同下西窗榻:一同睡在西面的窗榻上。 2. 强说诗:勉强作诗。 3. 暮秋将尽夜,风雨正来时:暮色苍茫,秋意渐浓之时,风雨即将来临之际。 4. 屡剪生花烛:多次点燃了蜡烛。 5. 频夸杀着棋:频频夸奖自己的棋艺。 6. 侍儿先欲寐:侍女已经想要睡了。 7. 意似怪眠迟:似乎奇怪我睡得晚。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生活和友情的小诗。首联写自己与友人一起住在释耕之西轩的西窗榻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题“挽全希言学士”,意为悼念全希言,即全思贤。全思贤是唐德宗时进士,官至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与杜甫交游甚密。 下面是逐句释义和翻译: 1. 今代瀛洲客: -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三座神山之一。 - 客:这里指全思贤,因为他是外地人,所以用“客”来形容他的身份。 2. 先朝太学生: - 太学生:古代的大学学生。 3. 桓荣稽古力: - 桓荣:东汉著名学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内容和写作背景来分析。本题中“舟次采石”,即船在采石停泊;“人家临驿住”,即有人家在驿馆附近居住;“野庙向江开”,即有野庙面向江水而建;“蜡面倾浮蚁”,指蜡烛熔化后浮起的蚂蚁。 【答案】 译文: 船在黄昏时分抵达了采石,收帆停泊在此地。 临近驿站的地方有人家住宿,野庙朝着江边敞开着。 蜡烛融化后浮起了蚂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作品,全诗如下: 过淀湖 舟前白鹤孤,相引过平湖。 时景莺花月,烟村水墨图。 朦胧山似有,浩荡地如无。 天与东风便,帆开十幅蒲。 注释: 1. 舟前白鹤孤,相引过平湖。——在船前的白鹤孤单地飞翔,引导我们穿过平静的湖泊。 2. 时景莺花月,烟村水墨图。——随着景色的变化,如同春天的花、秋天的鸟和明亮的月亮,以及烟雾缭绕的村庄和水墨画般的风景。 3. 朦胧山似有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能力。赏析时,要把握诗中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如“日落西山鸟飞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野旷天低树矮”运用了空间转换的手法。同时要注意诗人在表达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语言特点等等。还要注意作者所处的环境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答案】 开司:即“开封”,宋代的都城。十日:十天。庭可罗雀书以自警:庭前可以张网来捕捉雀儿,用以自我警戒,指自己清白,无所求取。无一讼者
今日逢春谩自伤,客怀孤负好风光。 少年无复有吾分,到处不如归故乡。 草色上阶随意绿,莺儿出谷转身黄。 官厨硬饼殊难卷,空爱辛盘菜缕长。 注释: 1. 今日逢春谩自伤,客怀孤负好风光。——在立春这一天,我独自悲伤,我的客居之心辜负了这美好的风光。 2. 少年无复有吾分,到处不如归故乡。——我再也没有机会体验青春的岁月,四处漂泊不如回到故乡。 3. 草色上阶随意绿,莺儿出谷转身黄
【注释】 壬戌:农历干支纪年。壬戌岁,指壬戍年,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坐听:坐着静听。 异乡人:外地人。 情偏恶:心情不好。 萧瑟:萧条、冷落、凄凉。 洗瘴尘:清除瘴气和尘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除夕之夜的诗。诗人从除夕夜开始一直写到天明,把除夕之夜的所见所闻,一一写了出来,表达了自己对故乡风俗的怀念之情。 首句“坐听街头爆竹频”点明时间,渲染气氛,烘托出节日的喜庆与热闹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时写的,表达了他对于政治生涯的不满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雪中寄朱梅雪 纷纷三日不肯积,顷刻聚来平路岐。 寒窗夜误鸡报曙,冻树昼集乌号饥。 南邻酒伴可走觅,东家蹇驴难借骑。 不如闭门自引满,此际岂是千人时。 译文: 1. 纷纷三日不肯积,顷刻聚来平路岐。 大雪三日不停留,片刻间便堆积成山高。 2. 寒窗夜误鸡报曙,冻树昼集乌号饥。
【注释】 ①杜陵:唐代杜甫的别墅。②气消尘匣斗牛剑:意谓心如止水,心境宁静,如同在斗宿和牛宿间悬挂的宝剑一样锋利。③客檐风雨床:比喻自己处境飘泊不定,如风中摇曳的屋檐,如雨中飘荡的床榻。④湖海知名交岂少:意为与天下闻名的人交朋友并不难。⑤林泉得所趣偏长:指隐居山林,得到清静的乐趣特别长。⑥明年果遂归田计:明年果真实现归隐田园的打算。⑦钓月耕云乐未央:以钓鱼为乐,耕种为乐,快乐无穷无尽。 【赏析】
译文: 世间的繁华喧嚣又能为谁带来什么,百年间不过是一场翻覆的棋局。 东家的房产早已易主,西家刚刚建起新房。 也知道石头有能说人话的时候,但不要轻信马无角的说法。 天空广阔,高高在上又有何用,这一切都是造物戏弄人类,应该由谁来负责? 注释: 1. 世情扰扰亦奚为:形容世间的繁华喧嚣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好处。 2. 百年几枰翻覆棋:比喻世事如棋局一般变化无常,一百年的时间就像一盘翻转不定的棋。